时间: 2025-04-24 15: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17:56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在清晨的春天,我忽然看见林亭上积雪覆盖,瑶华(即美丽的花)在各处盛开。今年的春天刚刚开始,昨夜春风已经悄然回归。窗前的竹子如玉般润泽,院子里的梅花繁茂盛开。东郊的祭祀场所,应该能够见到五位神灵降临。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咏物抒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立春之际,正值寒冬结束、春天来临之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赞美,以及对大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写立春时节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复苏的感慨。开篇“忽对林亭雪”以突如其来的雪景引入,表明了冬天的余威尚存,但紧接着“瑶华处处开”,则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到来。诗中使用了“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这样的对比,揭示了季节交替的自然法则,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两句,描绘出窗外竹子与梅花的生机盎然,突出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最后一句“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则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也是人们对神灵的敬仰与期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冬雪的怀念,也有对春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喜悦与生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瑶华”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东郊斋祭所”是指春天的祭祀场所。(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美和张九龄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