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17:56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作者:张九龄 〔唐代〕
宅生惟海县,素业守郊园。
中览霸王说,上徼明主恩。
一行罢兰径,数载历金门。
既负潘生拙,俄从周任言。
逶迤恋轩陛,萧散反丘樊。
旧径稀人迹,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树老,唯觉敝庐存。
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轲应有命,贾谊得无冤。
江上行伤远,林间偶避喧。
地偏人事绝,时霁鸟声繁。
独善心俱闭,穷居道共尊。
乐因南涧藻,忧岂北堂萱。
幽意加投漆,新诗重赠轩。
平生徇知己,穷达与君论。
我生于海县,守着这片郊园。
我在这里中观历史,想起霸王的故事,
也感念明主的恩惠。
一行人走过兰花小径,
几载之间却历尽金门之路。
我既然负担着潘生的愚拙,
也曾在周任的言辞中得到启示。
在这逶迤的道路上,恋恋不舍地回望,
却发现旧日的踪迹已然稀少,
前池水迹干涸,
只看见芳树渐老,
唯有我这破屋依旧存在。
我在幽谷栖息,偶然遇见你,
仿佛是孟轲的命运,
贾谊却没有冤屈。
在江边行走,感觉离得远,
在林间偶尔躲避喧嚣。
这片土地偏僻,人情淡薄,
时值晴朗,鸟声阵阵。
我独自封闭心灵,
在孤独居所尊崇道义。
乐趣来自南涧的水草,
忧虑岂能因北堂的萱草而生。
我将幽深的意念倾注于诗中,
重赠新诗于阁上。
我一生追随知己,
愿与你探讨穷达之事。
作者介绍:张九龄,字子厚,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宰相,以诗文和政治才能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张九龄在游园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
这首诗以游园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思考。张九龄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引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人物,如霸王、孟子与贾谊,表明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沉思与人性的哲学。
在形式上,诗歌运用了丰富的对比手法,例如“独善心俱闭”和“穷居道共尊”,展现出诗人对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同时,诗中“幽意加投漆”与“新诗重赠轩”则体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对知己的珍视。这种深情而又理智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流露,又不失理性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己处境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九龄的字是什么?
A. 子厚
B. 子安
C. 子良
诗中提到的“孟轲”是指哪种人物?
A. 政治家
B. 文学家
C. 思想家
诗人对“北堂萱”的忧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九龄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田园隐逸的生活,但张九龄更注重人际关系和历史的反思,而王维则更侧重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的宁静。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