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17:57
饯王尚书出边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还闻出将重,坐见即戎良。
上策应为豫,中权且用光。
令申兵气倍,威憺虏魂亡。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武德舒宸眷,文思饯乐章。
感恩身既许,激节胆犹尝。
祖帐倾朝列,军麾驻道傍。
诗人何所咏,尚父欲鹰扬。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尚书出征的送别之情,开头提到汉代的相国被推崇为杰出人物,殷宗则征伐鬼方。接着说到出征的将领重任在肩,坐在这里就能见到戎族的良将。接下来提到上策应当是安抚豫州,中间的权力应当好好利用。命令发出,士兵们气势倍增,敌人的灵魂都为之惊惧。树木像公孙树那样高大,城池如同道济那样长久。夏天的云彩在山顶聚集,秋天的露水洒落在辽阳。武德之风舒展,文思之情送上乐章。感恩于身已许,激烈的节操依然在心中。祖帐倾斜在朝列,军旗驻扎在路旁。诗人想要歌颂什么呢?尚父希望能像鹰那样高飞。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宗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作以风格清新、高远著称,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王尚书出征之际写成,表达了对其的送别与祝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边境安全的重视和对将领的期望。
《饯王尚书出边》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王尚书出征的祝福与期待。开篇提到汉相与殷宗,借古代名将的事迹来衬托王尚书的英勇,表达了对出征将领的崇敬。接下来的描写展示了出征的艰巨与重要,强调了出征将领肩负的重大责任。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军事气势结合,形成一种壮丽的意象。树比公孙、城如道济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象,也暗示了国家的强盛与希望。诗的最后,提出“尚父欲鹰扬”,用鹰的高飞象征着将领的壮志与理想,激发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将领的敬意,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气魄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出征将领的送别与祝福,体现了对国家安定与将领英勇的期望,传达出一种豪情壮志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饯王尚书出边》是哪位诗人所作?
A. 李白
B. 杜甫
C. 张九龄
D. 王之涣
诗中提到的“上策应为豫”是指什么?
A. 进攻
B. 安抚
C. 退守
D. 观望
诗中“尚父欲鹰扬”中的“鹰”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高飞的理想
C. 战斗
D. 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