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1: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1:17:59
赠妓云英
——罗隐
锺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云英的相遇与感慨。诗人回忆起在锺陵喝醉后分别的十余个春秋,再次见到云英,仿佛她仍然在他心中。可惜的是,自己未成名,云英也未嫁,他感叹或许两人都不如别人幸福。
罗隐(834年-884年),字子真,号惭愧,唐朝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该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与云英的相遇,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惆怅。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云英之间的微妙关系。开篇“锺陵醉别十余春”指出了时间的流逝,十余年的分别让人感慨万千。重见云英,诗人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久违的情感寄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无奈。未成名的诗人和未嫁的云英,两人都处于社会的边缘,彼此依赖却又无法依靠,暗示了社会对他们的压迫和限制。这种对比使得诗中蕴含的情感更加深沉,既有怅惘又有无奈,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名利与爱情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云英的思念与自身境遇的反思,探讨了名利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展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无奈感。
罗隐的“赠妓云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爱情的怀念与无奈
C. 对社会的批判
诗中提到的“锺陵”指的是哪里?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个地区
“我未成名君未嫁”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云英
C. 社会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对比,二者都涉及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同情与思考,但罗隐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内心挣扎,而白居易则通过叙述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