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7:39
《琴曲歌辞·湘夫人》
作者:李颀(唐代)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
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湘江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九嶷山的日头已经落下,三湘的云彩又增添了几分愁苦。远处,罗袂的颜色在薄雾中显得朦胧,潺潺的江水缓缓流淌。美好的约定在北渚等着,但我却在芳洲遗弃了玦环,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颀,字季长,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3年,卒于公元766年,出身于官宦家庭,早年游历江南,后仕途平顺。其诗风清新、秀丽,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琴曲歌辞·湘夫人》创作于李颀的游历岁月,或受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验。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湘江的自然美景,同时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开篇“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中,日落与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接下来的“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则通过色彩与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末“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则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令人动容。
李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整首诗中,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情感的珍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九嶷日已暮”中“暮”字的意思是:
A. 早晨
B. 黄昏
C. 正午
D. 中午
诗中提到的“佳期”指的是:
A. 悲伤的时光
B. 美好的约定
C. 失落的回忆
D. 冷清的夜晚
“捐玦在芳洲”中“玦”指:
A. 一种植物
B. 玉环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