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58
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李颀
都门柳色朝朝新,
念尔今为江上人。
穆陵关带清风远,
彭蠡湖连芳草春。
泊舟借问西林寺,
晓听猿声在山翠。
浔阳北望鸿雁回,
湓水东流客心醉。
须知圣代举贤良,
不使遗才滞一方。
应见鄱阳虎符守,
思归共指白云乡。
在京城的柳树每天都显得新鲜,
我想念你如今已是江上的人。
穆陵关的清风远远吹来,
彭蠡湖的芳草与春色相连。
我停船向西林寺打听,
清晨听见猿声在青翠的山间。
从浔阳北望,鸿雁在空中回旋,
湓水东流,旅人的心情陶醉。
要知道在圣明的朝代选拔贤良,
不会让有才之士滞留一方。
你应该能见到鄱阳的虎符守卫,
相约一起指向那白云的故乡。
李颀(约690年-766年),字常先,号青山,唐代诗人,属于初唐四杰之一,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李颀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情,情感真挚,作品多涉及游历和感怀。
这首诗写于李颀送行他的从弟时,弟弟将前往江淮一带,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与祝福,同时也描绘了江淮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江淮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亲人的关怀与祝福。首联“都门柳色朝朝新”以柳色象征春天的生机,唤起了对弟弟的思念。接下来的描写中,穆陵关的清风、彭蠡湖的芳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弟弟旅途的祝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停舟询问西林寺、晨听猿声,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同时又通过“浔阳北望鸿雁回,湓水东流客心醉”展现旅行的乐趣与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提到“圣代举贤良”,强调贤良才子应得到重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江淮的自然美景,还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展现了李颀深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中提到的“西林寺”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寺庙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美
B. 人才的重要性
C. 亲情的温暖
“浔阳北望鸿雁回”中的“鸿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思乡
C.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