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时间: 2025-04-26 05:26:21

诗句

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余。

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

来游琼阁外,闲傍药栏初。

柳絮轻黏履,薇条涩惹裾。

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

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21

原文展示

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余。
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
来游琼阁外,闲傍药栏初。
柳絮轻黏履,薇条涩惹裾。
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
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讲授经书时听闻汉朝的帝王,曾经讲解过秦朝的遗迹。某一天,我接到了皇帝的诏令,正好见到了子虚。来游玩琼阁外,悠闲地倚靠在药栏边。柳絮轻轻地粘在我的鞋履上,薇条的嫩枝却又让我的衣裳感到涩涩的。燕子从巢中飞出,想要把我的书信寄托在它的爪中。这只鸟儿仿佛很谨慎,飞来飞去与我这个客人有些疏远。

注释

  • 授经:讲授经典。
  • 汉帝:指汉朝的皇帝,象征着权威和历史。
  • 丹诏:指皇帝的诏书。
  • 子虚: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常用以代表虚无、空灵。
  • 琼阁:美丽的阁楼,象征着优雅的生活。
  • 柳絮:柳树的绒毛,春天时随风飘落。
  • 薇条:薇菜的枝条,柔软而嫩。
  • 解归:燕子归巢。
  • 思寄:想要寄送的情感或书信。
  • 矜慎:形容鸟儿小心翼翼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青莲居士,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表达个人情怀与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相聚、吟咏作赋的盛行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诗中通过叙述自己在琼阁外的闲适情景,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开篇提到“授经闻汉帝”,即通过讲经的契机,与汉朝的历史产生联系,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接下来的描写中,柳絮的轻盈和薇条的涩感,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细节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氛围。

“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一句,诗人以燕子寄托情感,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回顾,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隔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授经闻汉帝:通过讲授经典,想起了汉朝的皇帝,构建了历史的深度。
  • 尝此讲秦余:讲解秦朝的历史,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 一日承丹诏:接到皇帝的诏令,表现出诗人对权力的敏感。
  • 同时见子虚:与空灵的子虚相遇,象征着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 来游琼阁外:描绘了一幅轻松的游玩场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享受。
  • 闲傍药栏初:在药栏旁边,显示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 柳絮轻黏履:细致的描写自然景物,增强了生活的真实感。
  • 薇条涩惹裾:薇条的涩感与柳絮的轻盈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解归巢上燕:燕子的归巢象征着归属与思念。
  • 思寄袖中书:寄托情感于书信中,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 此鸟如矜慎:鸟的谨慎象征着人生的无奈与疏离。
  • 飞飞与客疏:人与自然的隔阂,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远。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此鸟如矜慎”将鸟儿拟人化,表现出诗人的细腻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与个人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的思考,充满哲理性和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絮:象征春天的轻盈与温暖,表现了自然的美好。
  • 薇条:象征着生活的细腻与艰辛,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 燕子:象征着归属与思念,表达了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帝”代表了哪一朝代的皇帝?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汉朝
    • D. 明朝
  2. “柳絮轻黏履”中的“柳絮”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秋天的凉意
    • C. 夏天的繁华
    •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中“思寄袖中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兴奋
    • B. 伤感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现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对社会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与王维两位诗人的作品,梅尧臣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梅尧臣《梅氏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余月心五首 使北 挽高邮守晏桂山 予邓峒□巽斋欧阳先生为淦邓峒赋诗以孝子慈 又三绝 题陈正献公六梅亭 端午感兴 集英殿赐进士及第恭谢诗 脱京口 踏路难 汀州第六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秃齿豁 修完 包含躔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位极人臣 乡校 嘉爵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齲字旁的字 定银 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班马文章 支字旁的字 奉令唯谨 饮龁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