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2
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作者: 梅尧臣
閟宫初告飨,驾辂已迎秋。
公衮惟时摄,斋庐用尔休。
椒浆兹往奠,鸾驭或来游。
任姒徽音继,邦家故事修。
前期严受誓,侵晓肃传騊。
鸡狗藏深户,蚊蝇响暗沟。
别祠缘相汉,旧礼效宗周。
萧气接庭燎,鼓声通市楼。
乐章分庙奏,牲物用毛柔。
木主升新座,牙盘列庶羞。
叩阶除剑履,宿羽动梧楸。
锡胙人移俎,焚辞漏昼筹。
豆笾将降陛,胥史剧奔牛。
事毕归乌巷,阴余晦彩油。
驱车多叱咤,负担起歌讴。
却直中书省,重瞻十二旒。
词供五更敏,诏吾四方优。
密议存王体,斜封赞禹谋。
勤诚酬异等,润色阐嘉猷。
强拟邺中咏,我思康乐侯。
全诗翻译:
在神庙初次举行祭祀,车驾已经迎接秋天的到来。
大臣们只在此时摄政,斋庐也因此得以休息。
椒盐酒在这里供奉,鸾车或许会来游玩。
任姒的美名继续流传,国家的历史故事也不断修缮。
前期庄重地接受誓言,黎明时分肃静地传递消息。
鸡犬藏在深门内,蚊蝇在暗沟中嗡嗡作响。
与汉朝的别祠相连,旧礼效仿宗周。
萧条的气息接连着庭院的火光,鼓声传遍市楼。
乐章在庙中演奏,牲畜的毛发也用来献祭。
木主升起新的座位,盛器中摆放着丰盛的供品。
叩阶时除去剑履,宿鸟在梧桐树上飞舞。
赐予祭品的人移走祭桌,焚烧的辞章漏掉了白天的时光。
豆碟将要降下给陛下,史官急忙奔向牛车。
事情结束后返回乌巷,阴云中余晖不再明亮。
驱车时多有喧哗,负担着歌声和赞美。
直接驶向中书省,再次瞻仰十二旒。
词句在五更时分敏捷,诏令我四方的优秀。
密议保存王室的体制,斜封赞美禹的谋略。
勤奋诚恳酬答不同的等次,润色阐述嘉美的计划。
我强烈地想起邺中咏,我思念康乐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松溪,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现实生活与社会政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的祭祀活动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礼仪,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
梅尧臣的《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是一首反映政治、礼仪与秋季气息的古诗。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祭祀的庄重与神圣。开篇“閟宫初告飨,驾辂已迎秋”,即以宏大的场面与秋天的气息引入主题,显得气势磅礴。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条理,先描写祭祀的准备,再到仪式的进行,最后归于宁静,体现出一种由繁至简的美感。
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例如“鸡狗藏深户,蚊蝇响暗沟”,通过描写环境的宁静和生动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和谐却又略显杂乱的气氛。诗人在描绘祭祀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于形式上的礼仪,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国家、历史的思考与情感。
此外,诗中涉及的典故和历史人物,如任姒、宗周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这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场祭祀的记录,更是对文化自信与历史传统的彰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活动,体现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敬重,传达了对社会礼仪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国家礼仪与历史传承
C. 自然景观
“鸡狗藏深户”中“鸡狗”所象征的是什么?
A. 家庭安宁
B. 战争
C. 自然灾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梅尧臣的诗更注重礼仪与历史,而白居易则强调个人情感与遭遇。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