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1
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
——梅尧臣
昔见相公登瀛洲,
今见公子为校雠。
鲲鹏变化三十载,
我生安得不白头。
君前拜恩父前庆,
暂向南都乘顺流。
南都留守颇为喜,
将吏入贺靴声遒。
酒舁银瓮羊脔炙,
上下和煦移凉秋。
归来却上柳堤路,
西风健马控花虬。
曾经见你在瀛洲之上,如今见你成为校书的学士。鲲鹏变化已经三十年,我生何以不白头?在你面前拜恩,在父亲面前庆贺,暂且向南方的都城顺流而去。南都的留守非常高兴,派官吏来贺喜,鞋声铿锵有力。酒舀银瓮,羊肉炙烤,四周温暖和煦,迎接凉秋。归来时却走上柳堤的道路,西风吹拂,健马牵制着花虬。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德寿,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和咏物见长。他的诗风清新、简练,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梅尧臣送别好友刘元忠回南京之际,表达了对好友的祝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刘元忠学士身份的赞美和对往昔的回忆,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通过对刘元忠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首联的“昔见相公登瀛洲”将读者引入一个理想的境界,表达了对刘元忠曾经成就的敬仰,展现出梅尧臣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而“今见公子为校雠”则表现出对现实的回归与友人的学术成就的肯定,体现出一种珍惜与感动。
诗中“鲲鹏变化三十载”一句,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时光带来的无奈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南都的欢庆场面,通过宴饮的细节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庆气氛,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一快乐时刻,进一步加深了友情的深厚。
最后的“归来却上柳堤路,西风健马控花虬”则以景结情,描绘了诗人踏上归途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期盼,具有一种哲理性的深思。这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意在表达对友人刘元忠的祝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珍惜友情的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昔见相公登瀛洲”中的“瀛洲”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鲲鹏”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西风健马控花虬”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