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17
月向西楼下,天光候日开。
残星明宝监,百舌响宫槐。
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
月亮向西楼下移去,天光等待着日出。
残存的星星照亮了宝监,百舌鸟在宫殿的槐树上鸣叫。
玉井里传来新汲的水声,金炉里换掉了昨日的灰烬。
黄门侍从急匆匆地带着诏令,唱和着说许卿要来了。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香江,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以清新自然、刚健有力的风格而闻名。生于1021年,卒于1060年,曾任官职,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在王景彝殿中,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宫廷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宁静的清晨,月亮和星星仍然在夜空中闪烁,而新的一天正在悄然来临。诗人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月向西楼下”中的月色,和“百舌响宫槐”中的鸟鸣,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氛围。
诗人在开篇通过“月向西楼下,天光候日开”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新一天的希望。接下来的“残星明宝监”则让人感受到夜晚的余晖与宫廷的静谧,百舌鸟的鸣叫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气,仿佛是在迎接新的一天。
而“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则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宫廷的生活气息。诗的最后两句“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则引入了人事,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暗示着官场的动态与生活的繁忙。
整首诗清新脱俗,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事的微妙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晨光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宫廷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观察,体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门”指的是:
A. 宫廷侍从
B. 皇帝
C. 学者
D. 诗人
诗中“月向西楼下”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时间的流逝
B. 夜的结束
C. 生活的安宁
D. 以上皆是
“百舌响宫槐”的意象主要表现了:
A. 自然的生机
B. 人事的纷扰
C. 夜的静谧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隐逸与清幽,而梅尧臣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宫廷生活的细节,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