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

时间: 2025-04-26 05:16:07

诗句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待将枝条与人折,忆著家中玉色兔。

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

且问常娥一借观,翁家虽有来无路。

常娥对面几万里,不声渐渐西南去。

是时翁生怀抱恶,却恨陆机先忆鹤。

致令亦念眼迷离,不似傍池能饮啄。

始忧兔饥僮失哺,又恐白毛尘土污。

仍不如鹤有浅泉,自在引吭时刷羽。

花前举翅鼓春风,只待公归向朝暮。

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华亭雏。

一畏奔海窟,一畏巢松株。

我虽老矣无物惑,欲去东家看舞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07

原文展示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待将枝条与人折,忆著家中玉色兔。
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
且问常娥一借观,翁家虽有来无路。
常娥对面几万里,不声渐渐西南去。
是时翁生怀抱恶,却恨陆机先忆鹤。
致令亦念眼迷离,不似傍池能饮啄。
始忧兔饥僮失哺,又恐白毛尘土污。
仍不如鹤有浅泉,自在引吭时刷羽。
花前举翅鼓春风,只待公归向朝暮。
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华亭雏。
一畏奔海窟,一畏巢松株。
我虽老矣无物惑,欲去东家看舞姝。

白话文翻译

醉翁坐在东堂,为他栽种桂树。
等着把枝条折下来,想起家中那只玉色的兔子。
夜晚看明月从海上升起,光辉闪烁洒入庭院。
不妨问问嫦娥可否借我一观,翁家虽有来者却无路可通。
嫦娥在对面遥远几万里,默默地渐渐向西南而去。
此时翁生心怀不快,却恨陆机先前对鹤的思念。
因此也让人念起眼前迷离的景象,似乎不如在池边可以饮水和啄食。
初时忧虑兔子饥饿侍者失去哺育,又担心白毛沾上尘土。
还是不如鹤在浅泉边,自在引吭高歌时整理羽毛。
在花前展翅迎风,只等公归来朝暮。
我听说二位公子的兴趣各异,一个养月中之物,一个养华亭的小雏。
一个害怕奔向海底,一个害怕巢在松树上。
我虽然老了却没有迷惑,想去东家看看舞姝。

注释

  • 醉翁:指的是陶渊明,因其爱酒且常醉,被人称为醉翁。
  • 桂树:象征着高洁、清雅,常用来比喻品德。
  • 常娥:嫦娥,月宫的女神,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陆机: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擅长辞章,常被引喻。
  • 白毛:指兔子,象征着纯洁与无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借景抒情,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与动物的描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是一首通过描绘醉翁与兔子、鹤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醉翁在东堂栽桂树,寓意其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兔子的形象则传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夜晚的明月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思念,嫦娥在远方的存在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诗人通过对比兔子与鹤的生活,反映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鹤在浅泉边自由自在,象征着理想生活的追寻,而兔子的饥饿与失哺则暗示着现实生活的困境与艰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带有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描述醉翁的悠闲生活,栽桂树象征着高洁的追求。

  • 待将枝条与人折,忆著家中玉色兔。
    折桂枝条与家中兔子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
    明月的光辉照入庭院,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且问常娥一借观,翁家虽有来无路。
    嫦娥的遥远与翁家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桂树”比喻理想的生活。
  • 拟人:将嫦娥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富有情感色彩。
  • 对仗:如“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增添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翁:象征着追求自由与自然的心灵。
  • 桂树:代表高洁理想与追求。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兔子:象征着家乡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醉翁”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2.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思念与孤独
    c)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常娥”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西王母
    b) 嫦娥
    c) 观音

答案:

  1. a) 陶渊明
  2. b) 思念与孤独
  3. b) 嫦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陶渊明在诗风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梅尧臣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当时社会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显得恬淡与超脱。两位诗人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二 滇池泛舟 菩萨蛮 频年咳疾不愈,近又咳血,郁郁不乐,作此遣之 菩萨蛮 其一 非物之为美 菩萨蛮 小女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五 题画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椎头 草字头的字 蒲元识水 双人旁的字 天坼地裂 必争之地 讲学 包含乍的词语有哪些 果位 太宫 玄字旁的字 包含斲的词语有哪些 福过灾生 穿针引线 笑骂由人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