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07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待将枝条与人折,忆著家中玉色兔。
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
且问常娥一借观,翁家虽有来无路。
常娥对面几万里,不声渐渐西南去。
是时翁生怀抱恶,却恨陆机先忆鹤。
致令亦念眼迷离,不似傍池能饮啄。
始忧兔饥僮失哺,又恐白毛尘土污。
仍不如鹤有浅泉,自在引吭时刷羽。
花前举翅鼓春风,只待公归向朝暮。
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华亭雏。
一畏奔海窟,一畏巢松株。
我虽老矣无物惑,欲去东家看舞姝。
醉翁坐在东堂,为他栽种桂树。
等着把枝条折下来,想起家中那只玉色的兔子。
夜晚看明月从海上升起,光辉闪烁洒入庭院。
不妨问问嫦娥可否借我一观,翁家虽有来者却无路可通。
嫦娥在对面遥远几万里,默默地渐渐向西南而去。
此时翁生心怀不快,却恨陆机先前对鹤的思念。
因此也让人念起眼前迷离的景象,似乎不如在池边可以饮水和啄食。
初时忧虑兔子饥饿侍者失去哺育,又担心白毛沾上尘土。
还是不如鹤在浅泉边,自在引吭高歌时整理羽毛。
在花前展翅迎风,只等公归来朝暮。
我听说二位公子的兴趣各异,一个养月中之物,一个养华亭的小雏。
一个害怕奔向海底,一个害怕巢在松树上。
我虽然老了却没有迷惑,想去东家看看舞姝。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借景抒情,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与动物的描写,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是一首通过描绘醉翁与兔子、鹤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醉翁在东堂栽桂树,寓意其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兔子的形象则传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夜晚的明月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思念,嫦娥在远方的存在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诗人通过对比兔子与鹤的生活,反映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鹤在浅泉边自由自在,象征着理想生活的追寻,而兔子的饥饿与失哺则暗示着现实生活的困境与艰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带有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描述醉翁的悠闲生活,栽桂树象征着高洁的追求。
待将枝条与人折,忆著家中玉色兔。
折桂枝条与家中兔子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
明月的光辉照入庭院,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且问常娥一借观,翁家虽有来无路。
嫦娥的遥远与翁家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醉翁”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思念与孤独
c) 友情
诗中提到的“常娥”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西王母
b) 嫦娥
c) 观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陶渊明在诗风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梅尧臣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当时社会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显得恬淡与超脱。两位诗人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