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58
题陈正献公六梅亭
文天祥 〔宋代〕
相府亭前梅六株,
四围香影护琴书。
月华犹带玉堂色,
风味曾分金鼎馀。
五柳门前空寂寞,
三槐堂上竟萧疏。
惟渠不变凌霜操,
千古风标只自如。
这首诗描写了相府亭前的六株梅树,四周的香气环绕着琴书。月光映照下,亭子显得如玉般明亮,微风中带有金鼎遗留下的芬芳。五柳门前显得空旷寂寞,三槐堂上则显得冷清萧条。唯独梅树的傲然挺立,凌霜而立,千古的风范依然如故。
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以忠诚和刚毅著称,尤其在抵抗元朝侵略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他的诗歌多体现出忠义、壮志和爱国情怀。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时,文天祥在此背景下,借助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高洁操守的坚守。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诗中梅树在严冬中独自傲立的景象,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正如文天祥本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态度。诗的开头描写亭前梅树和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优雅、静谧的氛围,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而又思索的心境。
接着,诗人以月华与风味的对比,展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五柳门前的寂寞与三槐堂的萧疏,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动荡和人心的惶惶不安。而梅花的凌霜操则是对这种环境的反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令人感受到文天祥的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操。
整首诗艺术地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通过梅花象征的高洁品格,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使人深思,激励后人坚守信念与理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坚守。
诗中梅树的状态象征着什么?
“月华犹带玉堂色”中的“玉堂”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金鼎”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