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18:46
质文迭运,损益相因。
业遵宪气,道著成均。
南学尚齿,东序贵仁。
三德既备,七教斯陈。
微言中绝,异端竞起。
扫灭秦馀,缉维汉始。
暗涂颇照,棼丝未理。
扰扰百家,悠悠千祀。
大梁肇命,睿悊惟君。
万方辑瑞,八表澄氛。
仰测天象,俯奂人文。
弘教犹海,聚学如云。
道生万有,孝首百行。
孔勖□深,老抑浮竞。
分门命学,异流争镜。
谁其一之,资我将圣。
家隆重栋,国体贰天。
元良正位,至德聿宣。
优悠艺术,博极几玄。
丕隆夏载,旦暮姬年。
扬我圣作,导我人志。
盛彼痒门,于惟上嗣。
三席式启,百僚胥位。
诵声编道,儒衣成肆。
睟容玉润,丽辩泉飞。
英蕃起予,执经光晖。
肩墙睹奥,入室探启。
博哉善诱,嗟然实归。
请业既终,奠祀爰设。
北牖配灵,左阶升洁。
蘋藻登荐,巾冕成迾。
黍稷非馨,诚敬斯悦。
蔼蔼幕宫,泱泱殿沼。
旗章映春,丝竹清晓。
献琛海外,蒙衣塞表。
具惟燕嘉,同庆忆兆。
至道辉被,英风洋溢。
式摽盛轨,方□懋实。
职滥惇史,诵乖洪笔。
使仰歌颂,终惭照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18:46
释奠应令诗
陆云公 〔南北朝〕
质文迭运,损益相因。
业遵宪气,道著成均。
南学尚齿,东序贵仁。
三德既备,七教斯陈。
微言中绝,异端竞起。
扫灭秦馀,缉维汉始。
暗涂颇照,棼丝未理。
扰扰百家,悠悠千祀。
大梁肇命,睿悊惟君。
万方辑瑞,八表澄氛。
仰测天象,俯奂人文。
弘教犹海,聚学如云。
道生万有,孝首百行。
孔勖深,老抑浮竞。
分门命学,异流争镜。
谁其一之,资我将圣。
家隆重栋,国体贰天。
元良正位,至德聿宣。
优悠艺术,博极几玄。
丕隆夏载,旦暮姬年。
扬我圣作,导我人志。
盛彼痒门,于惟上嗣。
三席式启,百僚胥位。
诵声编道,儒衣成肆。
睟容玉润,丽辩泉飞。
英蕃起予,执经光晖。
肩墙睹奥,入室探启。
博哉善诱,嗟然实归。
请业既终,奠祀爰设。
北牖配灵,左阶升洁。
蘋藻登荐,巾冕成迾。
黍稷非馨,诚敬斯悦。
蔼蔼幕宫,泱泱殿沼。
旗章映春,丝竹清晓。
献琛海外,蒙衣塞表。
具惟燕嘉,同庆忆兆。
至道辉被,英风洋溢。
式摽盛轨,方懋实。
职滥惇史,诵乖洪笔。
使仰歌颂,终惭照述。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强调道德与学问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诗中提到“质文迭运”,说明文化和道德是相互影响的;“业遵宪气”,强调遵循法度;“南学尚齿,东序贵仁”,反映了南北学术的差异及重视仁德的思想。诗中还提到百家争鸣与道德教化的必要,表达了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繁荣与治理的理想。
作者介绍: 陆云公,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儒学的推崇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的变迁与思想的碰撞。
创作背景: 《释奠应令诗》是在南北朝时期,国家动荡、学术思想交融的环境中创作的。此时,儒学复兴,教育重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教育、道德的期冀与国家未来的展望。
《释奠应令诗》是一首结构严谨、意蕴深厚的诗作,充分展现了陆云公对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视。全诗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探讨了文化与道德的关系,尤其强调了三德与七教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后半部分则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中用词考究,意象丰富,诸如“仰测天象,俯奂人文”,既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也暗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启迪心智,造福社会。整体上,诗歌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使得整首诗在古典中融入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教育的重要性展开,强调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对国家稳固与繁荣的作用,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释奠应令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爱情
B. 教育与文化
C. 自然风光
“三德”指的是哪三种德行?
A. 仁、义、礼
B. 智、勇、信
C. 忍、恕、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云公的《释奠应令诗》和杜甫的《春望》,前者侧重于教育与道德教化,后者则反映了国家动乱下的忧国忧民情怀。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但关注的切入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