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4
剔银灯(途次南京忆营妓张温卿)
作者:沈邈 〔宋代〕
一夜隋河风劲。霜湿水天如镜。
古柳堤长,寒烟不起,波上月无流影。
那堪频听。疏星外离鸿相应。
须信道情多是病。酒未到愁肠还醒。
数叠兰衾,馀香未减,甚时枕鸳重并。
教伊须更。将盟誓后约言定。
一夜之间,隋河的风劲吹着,霜湿的水面如同一面镜子。
古老的柳树长堤上,冷烟不再升起,水面上的月亮没有流动的影子。
这样的夜晚,怎能忍受频频听到的声响?
稀疏的星空与远方的孤雁相应。
应相信这份情感多半是病态,酒还未喝到,愁肠便已清醒。
几叠兰香的被褥,余香依旧没有减退,何时才能与她共枕重叠?
要让她再来,我们已经在誓言中约定了未来。
作者介绍:沈邈,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场景。其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思,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旅途中,诗人怀念在南京的营妓张温卿,表现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思念。
本诗以隋河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张温卿的深刻思念。开篇通过描绘“霜湿水天如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仿佛水面上那清晰的月影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思。接着诗人以“那堪频听”的感叹,表达了在这种宁静的夜晚,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格外刺耳,突显了他内心的苦闷与惆怅。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须信道情多是病”的自我反思,意识到这种思念带来的痛苦,既是对情感的承认,也是对无奈的控诉。虽然酒未饮,但愁肠已醒,显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力感。最后,诗人对往日美好的回忆与期盼,让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尤其是“将盟誓后约言定”的承诺,给予了思念以希望和未来的寄托。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在爱情与孤独之间的挣扎与思考,体现了古诗词独特的美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过去爱情的回忆与思念,表达了孤独、愁苦与对未来的期盼。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情感的复杂,强调了情感的珍贵与痛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烟”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与张温卿再次相聚,下面哪一句表达了这一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