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40
剔银灯 其二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在江边的秋天,天高霜降,云静月明,像是被扫过一般。候鸟初飞,虫鸣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的时节。轻松地在月下照镜子,潘郎的鬓发已斑白,岁月易逝,怎能忍受酒醒后孤舟泛荡。遥望千里之外的长安,竟然轻轻一笑。手臂上的妆痕,胸前的泪痕,不禁引起了多少离愁。这样的情感谁能表达,除非是再度相见。
作者介绍:沈邈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作者对季节更替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江边的孤舟与离愁的情感结合,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
《剔银灯 其二》通过描绘秋天的江边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开篇以“江上秋高霜早”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配合后面的“云静月华如扫”,将月夜的宁静与清冷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描写中,候鸟的飞翔与虫鸣的悲苦交织,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潘郎的鬓发已白,岁月易老,这里不仅是对自身的感叹,也暗示了爱情的脆弱与短暂。酒醒后的孤舟,更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诗末提到的“此情谁表”,展现了深藏心底的情感与无以言表的离愁,而“除非是重相见了”则给予了希望,暗示着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爱的期待,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情感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江边景色,反映了对爱情、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再相见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潘郎鬓星星易老”中“星星”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斑白的头发
c) 月光
d) 眼泪
诗中提到的“千里长安”方向是哪个?
a) 北
b) 南
c) 西
d) 东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邈的《剔银灯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夜晚景色,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之情;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沈邈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了内心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