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6
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
作者: 沈邈 〔宋代〕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在江面上,秋天已经高高升起,霜降得早。天空清静,月光如同被扫过一般。候鸟刚刚开始飞翔,蝉鸣正苦,眼前又是黄花衰败、野草凋零。轻易地在这里停留,潘郎的鬓发星星般易老。那又岂能忍受在酒醒时独自划船?望着千里之外的长安,心中不由得微笑。手臂上的妆痕,胸前的泪粉,暗中惹起多少离愁。这份情感又有谁能表述呢?除非再次重逢。
作者介绍: 沈邈,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词多表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悟,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秋天,可能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节对青春流逝、离别思念的感慨,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
《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是沈邈在秋天时节写的一首词,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江上秋高霜早”,为整首词设定了一个清冷的基调,诗人通过“云静月华如扫”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夜景,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接下来的“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则将季节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候鸟的飞翔象征着离别与变化,蝉鸣则传达出一种无奈的苦楚。随着自然景象的变化,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在不断加深,尤其是“潘郎鬓星星易老”,将青春的逝去与时光的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半部分,诗人面对长安的遥远,心中不禁生出微笑,但这微笑中却隐藏着深深的离愁。最后几句“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更是将内心的思念与期待表现得极为真切,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离别思念的感慨,以及对重逢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候雁”指的是什么?
A. 雁子
B. 鸟类
C. 季节的变迁
D. 以上皆是
“潘郎鬓星星易老”中“潘郎”可能指的是?
A. 某个年轻男子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爱人
D. 不确定
诗中最后一句“除非是重相见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重逢的期待
D. 对孤独的承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