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

时间: 2025-04-26 07:35:06

诗句

江上秋高霜早。

云静月华如扫。

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

等闲临照。

潘郎鬓、星星易老。

那堪更、酒醒孤棹。

望千里、长安西笑。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

此情谁表。

除非是、重相见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6

原文展示

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
作者: 沈邈 〔宋代〕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白话文翻译

在江面上,秋天已经高高升起,霜降得早。天空清静,月光如同被扫过一般。候鸟刚刚开始飞翔,蝉鸣正苦,眼前又是黄花衰败、野草凋零。轻易地在这里停留,潘郎的鬓发星星般易老。那又岂能忍受在酒醒时独自划船?望着千里之外的长安,心中不由得微笑。手臂上的妆痕,胸前的泪粉,暗中惹起多少离愁。这份情感又有谁能表述呢?除非再次重逢。

注释

  1. 江上: 指在江边,暗示诗人的游历环境。
  2. 秋高霜早: 秋天的天空高远,霜降得早,表达了秋季的来临和寒意。
  3. 云静月华如扫: 天空宁静,月光明亮如同被扫过一般,描绘了宁静的夜晚。
  4. 候雁: 候鸟,特指大雁,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5. 潘郎: 可能指的是某位年轻男子,象征着青春。
  6. 妆痕、泪粉: 妆容和泪水,暗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邈,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词多表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悟,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秋天,可能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节对青春流逝、离别思念的感慨,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是沈邈在秋天时节写的一首词,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江上秋高霜早”,为整首词设定了一个清冷的基调,诗人通过“云静月华如扫”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夜景,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接下来的“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则将季节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候鸟的飞翔象征着离别与变化,蝉鸣则传达出一种无奈的苦楚。随着自然景象的变化,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在不断加深,尤其是“潘郎鬓星星易老”,将青春的逝去与时光的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半部分,诗人面对长安的遥远,心中不禁生出微笑,但这微笑中却隐藏着深深的离愁。最后几句“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更是将内心的思念与期待表现得极为真切,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秋高霜早: 在江边,秋天已经高高升起,霜降得早,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2. 云静月华如扫: 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月光柔和而明亮。
  3. 候雁初飞,啼螀正苦: 候鸟开始飞翔,蝉鸣声中透着苦涩,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4. 等闲临照: 轻易地在这美景中驻足。
  5. 潘郎鬓星星易老: 潘郎的鬓发如星星般易老,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6. 那堪更酒醒孤棹: 酒醒时独自划舟的无奈与孤独。
  7. 望千里长安西笑: 远望长安,心中微笑,展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8.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 妆容与泪水,象征着内心的愁苦。
  9. 暗惹离愁多少: 默默地惹起了许多离愁。
  10. 此情谁表: 这种情感又有谁能表述呢?
  11. 除非是重相见了: 只有再次重逢时才能表达这种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华如扫”,将月光比作被扫过的景象,形象生动。
  • 拟人: “候雁初飞”,赋予候鸟以人类的情感,强调离别的主题。
  • 对仗: 词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臂上妆痕,胸前泪粉”,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离别思念的感慨,以及对重逢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带有一种萧瑟的情感。
  2. : 代表着离别与思念,常用来表现心中的孤寂。
  3. :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是内心情感的映射。
  4. 泪粉: 代表着悲伤与难以言表的情感,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候雁”指的是什么?
    A. 雁子
    B. 鸟类
    C. 季节的变迁
    D. 以上皆是

  2. “潘郎鬓星星易老”中“潘郎”可能指的是?
    A. 某个年轻男子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爱人
    D. 不确定

  3. 诗中最后一句“除非是重相见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重逢的期待
    D. 对孤独的承受

答案:

  1. D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沈邈的作品都展现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前者更侧重于对往事的怀念与思考,后者则聚焦于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愁苦。
  • 苏轼《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相思 其三 有怀 长相思·燕成双 长相思曲 长相思二首 其一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晴也行 长相思 长相思 其一 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九的成语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齐心一致 包含介的成语 方桃譬李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无心出岫 包含裁的词语有哪些 俟河之清 枪结尾的成语 三峡 行李卷 两点水的字 言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巛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驱使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