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3:19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
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
要想去除内心的妄念,实在是很难做到;
但如果妄念消失,明心见性,反而走了弯路。
如同桶底的洞穿,毫无顾忌;
在这过程中,随意迈出一步,便能见到一朵莲花。
释宝印,宋代高僧,以诗歌和禅理为主,倡导内心的觉悟与明心见性。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
这首诗是在佛教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作者试图通过字句表达修行的艰难与内心觉悟的路径。
这首诗通过对心与妄的辩证关系的探讨,展现了内心修行的复杂性。首句“将心除妄妄难除”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修行的难度,内心的妄念如同缠绕的藤蔓,难以割舍。第二句“即妄明心道转迂”则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哲理:如果能超越妄念,内心自然会明亮,但在此过程中,往往会走许多弯路。接下来的“桶底趯穿无忌讳”生动地比喻了人们在修行过程中,缺乏忌惮,勇敢地面对内心的真相。最后一句“等闲一步一芙蕖”将莲花的美丽与内心的觉醒相结合,暗示修行者只需迈出勇敢的一步,就能领悟到一种清净的境界。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却富有哲思,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禅理,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内心的妄念,追求真正的清净与觉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内心妄念的反思与超越,强调修行的艰难与领悟的美好,鼓励人们在面对内心的妄念时,勇敢地迈出一步,追求内心的清净与真实。
选择题:诗中提到“将心除妄妄难除”,这里的“妄”指的是?
填空题:在诗中,莲花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桶底”意味着内心的恐惧和忌惮。(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