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1:41
遍地残红春去也,
拍天涨绿兴悠哉。
道人觅甚安心法,
达磨当时带不来。
到处都是残留的红花,春天已经离去;
天空中绿意盎然,令人心情舒畅。
修道之人寻求什么样的安宁法门呢?
达摩当年带来的法门又不可得。
释宝印,宋代僧人,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以禅意为主,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达磨”则引入了佛教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修行法门的渴望与无奈。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通过“遍地残红”和“拍天涨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离去与夏天的来临。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残红则带有一丝凋零的哀愁。这种对比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随着春天的离去,修道之人开始思索如何寻求内心的安宁。
“道人觅甚安心法”一语,抒发了诗人对修行者心境的探讨。他在思考: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究竟什么样的修行才是真正的安心之法?而“达磨当时带不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传统智慧的怀疑与追寻。诗人在对历史的反思中,提出了对当下修行的疑惑,似乎在暗示即使是古代的智慧也无法完全解决现代人的烦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透出一种淡淡的禅意。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人生无常的思考,探讨了修行者内心的追求与困惑,最终在对古老智慧的反思中,抒发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哲理的启示。
诗中“遍地残红”意指:
A. 春天的花开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来临
答案:B
“道人觅甚安心法”中的“道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修道之人
C. 学者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达磨”是谁?
A. 一位诗人
B. 禅宗创始人
C. 一位僧侣
答案:B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释宝印的作品更多地关注内心的修行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