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12 06:32:56

诗句

山雨随风去复来,南明晚色动楼台。

犹怜仗节中郎在,不见乘槎使者回。

感兴诗成聊自遣,忘忧花好为谁开。

偏嫌近水多蝼蝈,永夜喧呼聒梦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32:56

原文展示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 其一
山雨随风去复来,南明晚色动楼台。
犹怜仗节中郎在,不见乘槎使者回。
感兴诗成聊自遣,忘忧花好为谁开。
偏嫌近水多蝼蝈,永夜喧呼聒梦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雨水随着风而来又去,南明的晚色映照着楼台。诗人对中郎的仗节仍感到怜惜,但却不见乘舸而来的使者归来。因感兴而作诗以自我排遣,忘忧花的美丽又为谁而盛开呢?偏偏是近水的地方噪音多,漫漫长夜中喧闹声不断,扰得我无法安眠。

注释

  • 山雨:指山间的雨水,常用来描写自然景象。
  • 随风去复来:雨水随着风的方向而来又去,描绘出天气变化无常的状态。
  • 南明:指南明政权,历史上南明是明朝灭亡后,南方残余势力的统称。
  • 仗节中郎:这里的“中郎”指的是南明的官员,仗节则是指持有节令的官员。
  • 乘槎使者:乘槎指乘坐木筏,古代常用来比喻远行者或信使。
  • 忘忧花:即“忘忧草”,传说其花能令人忘却烦恼。
  • 蝼蝈:一种小虫,叫蝈蝈,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喧闹。
  • 永夜:指漫长的夜晚,诗人因噪音而无法入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官职,后因不满时政而辞官隐居。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抒怀为主题,擅长描写山水之美。

创作背景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是在刘基隐居期间写成,诗中流露出的对南明政权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山雨随风去复来”一语,除了描绘自然景象,更暗含了世事的变幻无常。南明的晚色映照下,楼台显得更加苍凉,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处境和历史的变迁。

“犹怜仗节中郎在”,这里的“中郎”可以看作对友人的寄托,表现出诗人对当时政局的忧心忡忡。紧接着的“不见乘槎使者回”则流露出对友人音信的渴望与焦虑,仿佛在等待一位带来希望的使者。

后面转入自我抒怀,“感兴诗成聊自遣”,诗人通过作诗来排遣内心的烦忧。最后两句“偏嫌近水多蝼蝈,永夜喧呼聒梦回”,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烦恼,夜晚的喧闹让人难以入眠,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雨随风去复来:意指山中雨水随着风的变化而来去,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2. 南明晚色动楼台:南明的晚色映衬着楼台,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3. 犹怜仗节中郎在:表达对持有节令的中郎的怜惜,暗示对友人的思念。
  4. 不见乘槎使者回:期待的使者未归,表现出对消息的渴望。
  5. 感兴诗成聊自遣:因情感激发而作诗以自我解脱。
  6. 忘忧花好为谁开:美丽的花儿,却不知为谁绽放,充满孤独感。
  7. 偏嫌近水多蝼蝈:指近水处的蝈蝈声多,影响了诗人的宁静。
  8. 永夜喧呼聒梦回:漫长的夜晚中,喧闹声不断,无法安眠。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山雨随风”比喻世事无常。
  • 对仗:如“感兴诗成聊自遣”与“忘忧花好为谁开”,形成对比。
  • 拟人:将“忘忧花”拟人化,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展现的情感基调是孤独与无奈,同时又寄托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雨:象征着变幻与无常。
  • 南明晚色:代表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惆怅。
  • 忘忧花:象征着美好但不可得的事物。
  • 蝼蝈:象征着扰人的烦恼与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持有节令的官员
    C. 乘槎使者

  2. 诗人作诗的原因是: A. 受到了友人的鼓励
    B. 想要忘却烦恼
    C. 觉得天气很好

  3. “偏嫌近水多蝼蝈”的意思是: A. 近水的地方很美
    B. 近水处的喧闹让人厌烦
    C. 水边的蝈蝈很可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刘基的《雨中寄季山甫》与陆游的《秋夜将晓》: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刘基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陆游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庭和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诗词鉴赏的技巧与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庚寅重九 八声甘州 己丑秋日上崂山 八声甘州·想当年 八声甘州(寿蔡泉宪) 八声甘州 送别崔建社兄远迁新西兰 八声甘州·题雷峰塔经卷1924 八声甘州 吕方子自桂林寄其乡人新刊匏园诗集来,展卷多感,为拈此,兼示朱琴可。 八声甘州 仆与汤师言、金桂轩、张叔夏、唐 八声甘州 效乐章体寄内 八声甘州 送志伯愚侍郎赴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之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涤瑕蹈隙 尣字旁的字 英姿勃勃 目字旁的字 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鸾只凤单 衣字旁的字 不声不气 忆江南 夫妻无隔宿之仇 利端 朱轮华毂 包含粗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排次 力学 包含佃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