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获麟操》

时间: 2025-07-12 01:06:50

诗句

有兽维麟兮猎者获之。

折肢毁肤兮曾不如鹿与麋。

呜呼哀哉兮尔何生于此时。

周公巳矣兮吾能不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06:50

原文展示:

《获麟操》
有兽维麟兮猎者获之。
折肢毁肤兮曾不如鹿与麋。
呜呼哀哉兮尔何生于此时。
周公巳矣兮吾能不悲。

白话文翻译:

这有一种叫麟的神兽,猎人把它捕获了。
它被折断了四肢,皮肤也受了伤,
与鹿和麋相比,毫无意义。
唉,真是令人悲哀,你为何生于这个时代?
周公已经去世,我能不感到悲伤吗?

注释:

  • :神话中的一种瑞兽,象征吉祥。
  • 猎者:指捕猎的猎人。
  • 折肢毁肤:形容麟被捕获后受到了伤害。
  • 鹿与麋:指常见的动物,象征普通而易得的事物。
  • 周公:周公旦,周朝的开国功臣,象征理想的政治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池,元末明初诗人、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诗词造诣著称,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创作背景:

《获麟操》创作于元末明初,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刘基在此时写下诗作,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哀伤和对理想人物(如周公)逝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获麟操》通过对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与悲哀。麟作为一种被视为神秘和吉祥的生物,其被猎者捕获并折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陨落和理想的破灭。诗中通过对麟与鹿麋的对比,突显出麟的珍贵和被捕后遭受的伤害,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痛心。

“呜呼哀哉”此句是诗中的情感高潮,诗人不仅是在为麟的遭遇感到悲哀,更是在感叹自身处于这样一个动荡时代的无力感。最后提到的“周公”,则是对古代贤明政治家的追忆,表明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兽维麟兮猎者获之:开头一句交代了麟的存在以及被捕获的事实,直接引入主题。
  2. 折肢毁肤兮曾不如鹿与麋:通过对比,表达麟的遭遇更为悲惨,暗示理想的破灭。
  3. 呜呼哀哉兮尔何生于此时:感叹时局的悲哀,情感浓烈。
  4. 周公巳矣兮吾能不悲:周公的逝去象征理想的消失,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麟的遭遇比作理想的破灭,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时代的悲哀。通过对麟的同情,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理想的哀伤。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稀有、美好及理想。
  • 猎者:象征着破坏与现实的力量。
  • 鹿与麋:象征着平凡与容易获取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获麟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基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周公”是谁的象征? A. 理想的政治
    B. 普通的百姓
    C. 神话中的动物
    D. 文学作品

  3. 诗中“折肢毁肤”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幸福的生活
    B. 理想的破灭
    C. 自然的美好
    D. 时代的繁荣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离骚》:同样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挣扎。
  • 《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也有对故乡和理想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听晓角 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 边思 春夜闻笛 从军北征 隋宫燕 江南曲 塞下曲 喜见外弟又言别 写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地 提手旁的字 村村势势 包含舐的成语 包含延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求端讯末 白字旁的字 契结尾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补过拾遗 金花帖子 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轻浪浮薄 杀害 侍亲 膏唇拭舌 巾字旁的字 目往神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