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46
会稽张氏春晖堂
作者: 刘基
乔木生山阿,硕实秋离离。
谁知茂育功,乃在阳春时。
丈夫佩玉玦,壮气东西驰。
列鼎未酬欢,倚门巳生悲。
君看断根草,引蔓复何为。
逝波不可驻,感激成吾诗。
在山坡上,乔木生长茂盛,秋天硕果累累。
谁能知道这些丰硕的果实,都是在春天辛勤培育的结果呢?
丈夫佩戴着玉玦,志向远大,气概四方驰骋。
可是乐趣未能实现,独自倚门却已感到悲伤。
你看那断根的野草,重新蔓延又有什么意义呢?
逝去的波涛无法停驻,感慨之下写成了这首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廷栋,号季高,元代文学家、政治家,亦是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而凝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刘基晚年,可能受到个人经历、时局变化的影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理想难以实现的深刻感悟。
这首《会稽张氏春晖堂》展现了刘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通过描绘秋天的丰收,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丰盈,但随即转入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以“乔木”与“硕实”象征着壮丽的理想与成就,然而在“未酬欢”的失落感中,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倚门生悲”折射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士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无力感。随后,诗人以“君看断根草,引蔓复何为”来反思生命的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流逝和时间不可逆转的感叹。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生哲理的深邃,体现了刘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乔木生山阿”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丈夫佩玉玦”中的“丈夫”指的是?
“君看断根草,引蔓复何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刘基的诗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两者均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但方向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