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高阳台 西园春览,三月廿一日》

时间: 2025-05-18 12:28:44

诗句

晓气体吹香,东风送暖,西园闲遣芳辰。

京国看花,今年恰趁浓春。

碧桃初放新杨嫩,步长堤、草色匀裙。

甚多情、小蝶伶俜,偏好随人。

日斜更上层楼望,叹前朝遗迹,画栋生尘。

何似青山,依然槛外长新。

艳阳时节须行乐,约重游、莫厌来频。

漫逡巡、如此沉吟,可少清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2:28:44

原文展示:

高阳台 西园春览,三月廿一日
作者: 郑元昭 〔清代〕

晓气体吹香,东风送暖,西园闲遣芳辰。
京国看花,今年恰趁浓春。
碧桃初放新杨嫩,步长堤草色匀裙。
甚多情小蝶伶俜,偏好随人。
日斜更上层楼望,叹前朝遗迹,画栋生尘。
何似青山,依然槛外长新。
艳阳时节须行乐,约重游莫厌来频。
漫逡巡如此沉吟,可少清樽。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气息中飘散着花香,东风送来了温暖,我在西园悠闲地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在京城看花,今年正值春色最浓的时节。
碧桃刚刚绽放,嫩绿的新杨在长堤上显得格外和谐。
那些多情的小蝶儿轻盈舞动,偏偏喜欢跟随游人。
夕阳西斜,我登上高楼远望,感叹前朝的遗迹,画栋已然沾满尘埃。
不如那青山,依旧在栏外常新。
在这个艳阳高照的时节,应该尽情享乐,约好再来游玩可不要厌倦。
漫步徘徊,吟诵如此,倒不如少喝几杯清酒。

注释:

  • 晓气:清晨的气息,指清晨的空气。
  • 芳辰:美好的时光,花香四溢的时节。
  • 京国:指京城,即北京。
  • 碧桃:指桃花,鲜艳的颜色。
  • 小蝶伶俜:小蝶形容娇弱的姿态。
  • 画栋生尘:形容建筑物的陈旧,沾染了灰尘。
  • 长新:常青常新,形容山水的永恒美丽。
  • 清樽:清酒,指酒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生于18世纪,因其清丽的诗风和丰富的自然描写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以春花秋月、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高阳台 西园春览》创作于春季,正值花盛开之际,诗人借春天的景色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晓气体吹香,东风送暖”引入,营造出春天的氛围,清晨的气息和温暖的东风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接着,诗人提到“京国看花,今年恰趁浓春”,表现出对春光的珍惜和对花开的期盼。

在描写碧桃和新杨时,诗人运用了色彩的对比,细腻地表达了春天的色彩之美。紧接着“小蝶伶俜”的出现,赋予了春天以生命的灵动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又引入了历史的沉思,“叹前朝遗迹,画栋生尘”,感叹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

最后,诗人以“艳阳时节须行乐”总结,强调享受当下的重要性,提倡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寻求乐趣。整首诗在抒情中蕴含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一种闲适而又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气体吹香:清晨的气息弥漫着花香,表现春天的美好。
  2. 东风送暖:春风送来温暖,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3. 西园闲遣芳辰:在西园悠闲地度过花香四溢的时光,表现诗人的闲适。
  4. 京国看花,今年恰趁浓春:在京城看花,正值春色最浓的时节,表达对春天的珍视。
  5. 碧桃初放新杨嫩:描绘春天的花木,色彩鲜明。
  6. 步长堤草色匀裙:长堤上草色均匀,如裙摆般飘逸。
  7. 甚多情小蝶伶俜,偏好随人:小蝶儿轻盈舞动,喜欢跟随游人,增添了春日的生气。
  8. 日斜更上层楼望:夕阳西斜,诗人登楼远望,表现出沉思的情绪。
  9. 叹前朝遗迹,画栋生尘:感叹历史的遗迹,建筑已然沾满尘埃。
  10. 何似青山,依然槛外长新:青山常青,依然在栏外,象征着永恒的自然。
  11. 艳阳时节须行乐:在阳光明媚的时节,应该尽情享乐。
  12. 约重游莫厌来频:约好再来游玩,不要厌倦。
  13. 漫逡巡如此沉吟,可少清樽:漫步沉吟,不如少喝几杯清酒,体现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步长堤草色匀裙”,将草色比作裙子,形象生动。
  • 拟人:如“小蝶伶俜,偏好随人”,赋予小蝶以情感,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碧桃初放新杨嫩,步长堤草色匀裙”,形成对称、和谐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气:象征清新自然,代表春天的气息。
  • 东风:象征温暖与生机,带来春天的气息。
  • 碧桃:象征春天的美好与新生。
  • 小蝶:象征生命的灵动与自由。
  • 青山:象征永恒与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京国”指的是哪个城市?
    A. 上海
    B. 北京
    C. 南京
    答案:B

  2. 诗人提到的“艳阳时节须行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务实
    C. 享乐
    答案:C

  3. “日斜更上层楼望”中的“日斜”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郑元昭的《高阳台 西园春览》与苏轼的《春宵》,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郑元昭更侧重于生动的自然描写,而苏轼则更注重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典诗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评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罗敷媚 潞川即事四叠前韵 罗敷媚 忆建溪旧事三叠前韵 罗敷媚 与同人话闽中之胜再叠前韵 罗敷媚 与汪晓门话闽中旧事偶赋 罗敷媚 题钝剑听秋图 罗敷媚 罗敷媚 洞庭归舟 罗敷媚 朱酉君司马招集西郊冯氏园看海棠 罗敷媚 其四 罗敷媚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乌头 捉刀代笔 田字旁的字 笔力独扛 柳营花阵 涅而不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隶字旁的字 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一手包办 阊阖风 别饶风致 殒身不恤 采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窄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