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3:33
拂水安弦,邀云卷幔,吹来玉笛无声。
攀摘高寒,妆楼一带香横。
春风词笔垂垂古,有簪花格自天成。
夜蟾明,不信仙居,不傍瑶京。
频呵冷蕊愁何许,但清攸韵写,瘦共诗评。
倚遍筠枝,回阑直恁心盟。
臣才不及应渐左,算闺中赋茗还能。
记曾经,飞雪江南,梦绕山青。
轻拂水面,安静地拨动琴弦,邀云卷起帷幕,吹来无声的玉笛音。
在高寒的地方攀摘,妆楼四周香气弥漫。
春风中,古老的词笔轻轻垂下,像是天成的簪花格。
明亮的月亮照耀夜空,不相信有仙人居住,也不靠近瑶池。
频频叹息冷蕊的愁苦,不如把清雅的韵味写出来,与诗作评议。
倚靠着竹枝,回首时心中情意已深。
我的才华不如应渐左,算是闺中赋茶也能自得其乐。
记得曾经,飞雪纷飞在江南,梦萦绕在青山之间。
张祥河,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情的抒发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兼具古典韵味与个人情感。
《高阳台》写于清代,社会风气尚重文人雅士的生活。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高阳台》用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开头的“拂水安弦”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音乐感的氛围,接着“邀云卷幔”又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诗人通过对“高寒”的攀摘和妆楼的描写,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并以春风中的“词笔”表现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失落和孤独,尤其是“频呵冷蕊愁何许”的叹息,深刻地揭示了内心的苦闷。然而,尽管有着无尽的忧愁,诗中仍透出一种淡淡的清雅,“但清攸韵写,瘦共诗评”说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诗歌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美景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孤独,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玉笛”象征着什么?
“频呵冷蕊愁何许”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倚遍筠枝”的形象主要表达了:
以上内容为对《高阳台》的全面分析和欣赏,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