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1:45
感怀三十一首 其三十一
作者:刘基
种苗甫田中,其叶何离离。
上天降膏泽,溥博无偏私。
人力苟不至,不如茅与茨。
常恐嘉实晚,坐伤零露滋。
徘徊感节序,太息秋风时。
这首诗描绘了田间新苗的生长状态,叶子向四周伸展,使人感到欣欣向荣。天上降下了丰沛的甘霖,滋润大地,毫无偏私地惠泽万物。然而如果人力不够,努力不及,反而不如那些野生的草和芦苇。常常担心美好的果实来得太晚,坐在那里只感受到清晨的露水滋润。徘徊在四季的变化中,惆怅地叹息着秋风的到来。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兼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刘基的这首《感怀三十一首 其三十一》以田间新苗为引子,表现了自然与人力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新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氛,似乎在传达着希望与生长的力量。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转向对人力不足的担忧,显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感。诗人在反思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常恐嘉实晚,坐伤零露滋”两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呈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上天降膏泽”将自然现象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秋天的赞美
B. 对自然与人力关系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感慨
“上天降膏泽”中的“膏泽”指什么?
A. 干旱
B. 丰沛的雨水
C. 冷风
诗中提到的“茅与茨”是指什么?
A. 人工种植的植物
B. 野生植物
C. 干枯的草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