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和石末公二绝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3:47:41

诗句

徒闻弹铗怨无鱼,未见兼程贡蜡书。

四海□池总完璧,只今谁是蔺相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7:41

原文展示:

徒闻弹铗怨无鱼,未见兼程贡蜡书。
四海池总完璧,只今谁是蔺相如。

白话文翻译:

只听说弹铗的声音在怨恨没有鱼,实际上却没有见到一路兼程贡蜡书的情景。四海的池塘都已经完璧无瑕,现在又有谁能像蔺相如那样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弹铗:弹铗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寓意对某种事物的愤懑或失落。
  • :怨恨,表达对不满或失望的情感。
  • 贡蜡书:贡蜡书是古代用蜡制作的书信,象征着书信的传递与沟通。
  • 完璧:完美无瑕,形容事物的完整和无缺。
  • 蔺相如: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以智勇双全而著称。

典故解析:

  • 蔺相如:蔺相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智者和忠臣,以“完璧归赵”闻名于世,象征着忠诚与智慧。诗中提及蔺相如,暗示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现状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靖庵,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通过诗作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加剧。刘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及人才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状。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开头“徒闻弹铗怨无鱼”,以“弹铗”这一乐器的怨恨声引入,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此处的“无鱼”是一种象征,反映了世间稀缺的理想与真情。

接下来的“未见兼程贡蜡书”,则暗示了现实中缺乏真诚的交流与沟通,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忧虑。诗人通过对古代贡蜡书的提及,传达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显示了其对传统人际交往的怀念。

最后两句“四海池总完璧,只今谁是蔺相如”,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以蔺相如作为理想人才的象征,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渴望与追寻。诗人在感叹历史的同时,也在呼唤当下的责任感与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徒闻弹铗怨无鱼:只是听说乐器发出的声音充满怨恨,但却没有看到实际的鱼,暗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2. 未见兼程贡蜡书:没有看到人们心灵相通的书信交流,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沟通的失望。
  3. 四海池总完璧:四海之内的水池都是完美无瑕,反映出理想的美好。
  4. 只今谁是蔺相如:如今能够像蔺相如那样,既有智慧又能忠诚于国的人又有多少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弹铗”的声音比作怨恨,展现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蔺相如象征着理想中的人才与忠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弹铗:象征着悲伤与失落。
  • 贡蜡书: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 蔺相如:象征着智慧与忠诚的理想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徒闻弹铗怨无鱼”的意思是什么? A. 只听说乐器的声音
    B. 听说有鱼
    C. 听说乐器的声音充满怨恨,但没有看到鱼
    D. 看到很多鱼

  2. “四海池总完璧”中的“完璧”指的是什么? A. 破碎的石头
    B. 完美无瑕的东西
    C. 一种鱼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杜甫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反映了相似的主题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干即事 其一 登太白楼有感 菊江杂咏 其二 菊江杂咏 其一 浦口 书座右 过桃叶渡 步吴霜入琼时舟中有感 女冠子 醉落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郡课 龠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瞻云望日 札工 天开图画 包含脊的词语有哪些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包含妆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奋勇前进 尽信书不如无书 经济作物 身遥心迩 包含避的成语 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非极性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