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9:22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
自剪灯花试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为问江头早晚潮。
在户外,桂花的香气飘散。
清淡的月亮和稀疏的星星共同映照着寂寥的夜空。
恐怕初霜寒冷得让我需要盖被子,在半夜时分。
已经听见秋天的声音引导着大雁高飞。
罗带束住了细腰。
自己点亮灯花,试着用彩笔写字。
收起一封来自江北的信,明天早晨。
想问问江边的潮水是早还是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0年-1120年),字美成,号清真,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活跃于北宋末年,擅长填词和作诗。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优美。
创作背景:
《南乡子(咏秋夜)》创作于周邦彦晚年,正值政治动荡时期,诗人常常感受到离别和思乡之情。诗中描绘的秋夜气氛,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南乡子(咏秋夜)》通过对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夜晚。桂花的香气伴随着清冷的月光和稀疏的星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美丽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初霜的畏惧与寒冷的感受,暗示着秋季的来临和时间的流逝。尤其是“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这一句,既表现出诗人对寒冷的敏感,又隐含着对温暖的渴望,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接下来的“罗带束纤腰”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女性的柔美与优雅,同时也象征着一种内心的细腻情感。这种细腻不仅体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更在于诗人对于生活中细微情感的捕捉。
最后两句“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则带有浓厚的思乡情绪,诗人通过一封信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关怀,表达了对家乡的牵挂。这不仅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也令读者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夜空有什么特点?
“罗带束纤腰”中的“罗带”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解读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南乡子(咏秋夜)》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