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饮酒四首》

时间: 2025-07-28 21:03:49

诗句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

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

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

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03:49

原文展示

饮酒四首(其一)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 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 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 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

白话文翻译

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给我斟了一杯茶。 我喝醉了才不再品尝,强行再喝忽然又清醒。 既然开凿了混沌的时代,就远离了华胥的境界。 拿起武器追逐儒生,举起酒杯再度沉醉。

注释

  • :斟酒或茶。
  • :茶的别称。
  • :小口地喝。
  • 浑沌氏:指的是开天辟地的时代,常常与创世神话相关。
  • 华胥境:传说中美好而理想的境界。
  • 操戈:持武器,通常指战斗。
  • 儒生:指读书人或士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也有婉约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饮酒四首》是苏轼在闲暇时喝酒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友谊、酒的热爱与畅快。诗作写于他政治生涯的低谷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苏轼的《饮酒四首》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诗中开头的“有客远方来”引入了场景,展现了友人相聚的温情。接下来的“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则生动地描绘了酒醉后的迷离与清醒,仿佛在诉说人与酒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困境的反思。最后的“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则以一种洒脱的态度,表达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仍然愿意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决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苏轼对酒的热爱及对人生的亲切感悟,语言清新而富有哲理,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

    • 描述了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带着温暖的情谊,给诗人斟茶。
  2. 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

    • 诗人在醉酒后不再品味,强行再喝却又清醒,体现出对酒的迷恋与人生的反思。
  3. 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

    • 提及神话中开天辟地的混沌,暗示人类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 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

    • 通过追逐儒生的形象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同时举杯畅饮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茗”与“酒”的饮用过程比作人生的体验。
  • 对仗:如“举觞还酩酊”与前文的“强啜忽复醒”,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对饮酒状态的描绘,强调了酒醉后的无奈与随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苏轼对酒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豁达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客人:象征友谊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 :代表生活的享受及人生的复杂。
  • 浑沌:暗示开创与混乱的交替,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 华胥境: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象征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茗”指什么? A. 酒
    B. 茶
    C. 水

  2. “操戈逐儒生”中的“儒生”指的是? A. 农民
    B. 士人
    C. 商人

  3. 诗人对待酒的态度是? A. 厌恶
    B. 迷恋
    C. 无所谓

答案

  1. B. 茶
  2. B. 士人
  3. B. 迷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更为豪放,强调对酒的痛快与忘忧;而苏轼则在《饮酒四首》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欣赏》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借刘太常说文诗 咏采甘露应诏诗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 营湼盘忏还涂作诗 静卧栖霞寺房望徐祭酒诗 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简徐祭酒周尚书幷同游羣 游摄山栖霞寺诗 入摄山栖霞寺诗 明庆寺诗 入龙丘岩精舍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挂屏 褒衣缓带 歪嘴念邪经 欠佳 赤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谨身节用 摧山搅海 隹字旁的字 包含麟的词语有哪些 鼓风 诙奇 彬彬文质 三撇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踠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