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46:49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
——元好问
古雅难将子美亲,
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
未作江西社里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对比古代诗人和当代诗人时的感慨。诗人认为古代的优雅风格难以与杜甫相提并论,正宗的诗意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他宁愿向涪翁(即杜甫)学习,而不愿意和江西的那些诗人混为一谈。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允中,号山谷,金朝诗人,擅长词,尤其以《摸鱼儿》闻名。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表达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与对当代诗坛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金朝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诗歌创作的反思,特别是在对古代诗人和当代诗人风格的对比中,突显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对当代诗风的批判。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通过对比古今诗人的风格,表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崇敬和对现代诗歌的失望。开篇“古雅难将子美亲”,直接指出古代诗人的雅致和深邃,使人难以亲近。这里的“子美”是杜甫,代表了那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诗人以此来强调当代诗歌的不足。
接着“精纯全失义山真”,则提到王维,暗指王维的诗歌在艺术上精炼、纯粹,而这种美感在当代诗人中已经消失。诗人对当代诗歌的失望情绪愈加明显,认为现代诗人只是在追求表面的华丽,而缺乏深度和实质。
最后两句“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表达了诗人宁愿向杜甫学习,而不愿与那些江西的诗人同列。这里的“社里人”暗示了一种对流行诗歌的鄙视,反映了诗人对传统诗歌的坚守与对现代诗歌的抵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古今诗风的对比,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诗人的立场清晰不移,既有对古典诗歌的赞美,也有对当代诗歌的无奈与批判,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敬重和对当代诗歌的失望,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子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苏轼
“义山”是指哪位诗人?
A. 白居易
B. 王维
C. 李商隐
D. 陶渊明
诗人宁愿向谁学习?
A. 江西的诗人
B. 杜甫
C. 王维
D. 李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元好问的这首诗与王维的诗作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的不同,以及对古典诗歌的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