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终二诗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18:24

诗句

客自朝那戍,东过古郑原。

衰年会凶运,奇祸发流言。

白骨将为土,青蝇且在樊。

仰呼天外恨,沉思地中冤。

母丧半途鬼,儿孤千里䰟。

此心终不灭,有路诉天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24

原文展示:

客自朝那戍,东过古郑原。
衰年会凶运,奇祸发流言。
白骨将为土,青蝇且在樊。
仰呼天外恨,沉思地中冤。
母丧半途鬼,儿孤千里䰟。
此心终不灭,有路诉天阍。

白话文翻译:

客人从朝那的戍楼出发,东行经过古老的郑原。
衰老的年岁遭遇凶运,奇怪的祸事引发流言。
白骨终将化为泥土,青蝇却仍在樊口徘徊。
我仰天呼号内心的恨意,沉思大地中的冤屈。
母亲在途中去世,孩子孤独万里远行。
这颗心终将不灭,必定有路向天阍诉说。

注释:

  1. :指诗人自己,抒发情感的主体。
  2. 朝那戍:朝那,古地名,指戍楼所在之地。
  3. 古郑原:指郑国的古老原野,具有历史感。
  4. 衰年:指年老的时光,象征着衰败。
  5. 白骨将为土:比喻人死后化为土,体现生命的无常。
  6. 青蝇:比喻死亡的象征,常伴随尸体。
  7. 天外恨:对天的怨恨,形容无法诉说的苦楚。
  8. 地中冤:指埋藏在心中的冤屈,表达深沉的悲痛。
  9. 母丧:指失去母亲,表现悲痛。
  10. 千里䰟:形容孩子远离,表达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玉,金朝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风多以悲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为主,常常反映出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苦痛。

创作背景:

《临终二诗》是韩玉在临终之际写下的诗作,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命运的不平。诗中充满了对亲人失去的悲痛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了金朝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背景。

诗歌鉴赏:

此诗以悲苦的基调展开,描绘了诗人在生命尽头的感受。第一句通过地名的指引,营造出一种旅途的孤独感;而接下来的几句则用“衰年”“凶运”“奇祸”等词汇强调了命运的不公与无常。白骨化为土的意象,揭示了生死循环的哲理,表达了人对于死亡的深刻感悟。诗中“青蝇”的出现,象征着死亡的阴影,伴随而来的不仅是肉体的消亡,更是精神的孤寂。

“仰呼天外恨,沉思地中冤”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控诉和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索。失去母亲的痛苦与千里孤独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亲情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奈。最后的“此心终不灭,有路诉天阍”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和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中,诗人用深情的语言与沉重的意象,展示了对生命、亲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自朝那戍 - 诗人以“客”自称,表明自己是流浪者,描绘出一种孤独的状态。
  2. 东过古郑原 - 诗人行进的路线,暗示历史的厚重和个人的孤独感。
  3. 衰年会凶运 - 表达衰老与厄运的相互交织,人生的无常与苦难。
  4. 奇祸发流言 - 社会动荡导致的流言蜚语,反映人心惶惶的状态。
  5. 白骨将为土 - 生命的消亡,体现生死哲理。
  6. 青蝇且在樊 - 形象地描绘出死亡的阴影,象征着痛苦与不安。
  7. 仰呼天外恨 - 对命运的不满和对天的控诉,表现内心深处的愤懑。
  8. 沉思地中冤 - 反映出长久以来的冤屈与痛苦,无法释怀。
  9. 母丧半途鬼 - 失去母亲的悲痛,强调亲情的脆弱。
  10. 儿孤千里䰟 - 孩子的孤独,寓意着人生的孤寂。
  11. 此心终不灭 - 表示即使在绝望中也有不屈的信念。
  12. 有路诉天阍 - 希望有方式向天发声,体现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骨将为土”象征生命的终结。
  • 对仗:如“母丧半途鬼,儿孤千里䰟”,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如“青蝇且在樊”,赋予昆虫以人类的情感,突显悲剧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悲痛为主线,通过对死亡、亲情以及命运的探讨,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对命运的不满,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骨:象征死亡与生命的脆弱。
  2. 青蝇:死亡的象征,表现痛苦与阴影。
  3. 母丧:亲情的缺失,强调悲痛。
  4. 孤独:隐喻人生的孤寂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蝇”象征什么?

    • A) 生机
    • B) 死亡
    • C) 友情
    • D) 繁荣
  2. 诗人对命运持什么态度?

    • A) 愤怒与控诉
    • B) 无所谓
    • C) 感激
    • D) 忽视
  3. “母丧半途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去母亲的痛苦
    • B) 旅行的疲惫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生活的幸福

答案:

  1. B) 死亡
  2. A) 愤怒与控诉
  3. A) 失去母亲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对亲情的思念与人生的苦痛,但在情感上更加细腻,反映出社会动荡下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更注重豪情与对生命的热爱,虽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情感基调相比韩玉更为积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金朝文学概论》
  2. 《韩玉诗文集》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旅情 过鲍溶宅有感 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斫竹 访许颜 早秋客舍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逢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杀人放火 迫切陈词 豸字旁的字 倾家破产 包含笛的词语有哪些 高雅闲淡 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不废江河 小颜 无风三尺浪 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蜡人 心惊胆颤 十字旁的字 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嶚峭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