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1:01
《曲江秋》 作者: 韩玉 〔宋代〕
明轩快目。正雨过湘溪,秋来泽国。波面鉴开,山光淀拂,竹声摇寒玉。鸥鹭戏晚日,芰荷动,香红蔌。千古兴亡意,凄凉扬舟,望迷南北。仿佛烟笼雾簇。认何处当年绣毂。沈香花萼事,潇然伤,宫殿三十六。忍听向晚菱歌,依稀犹似新番曲。试与问,如今新蒲细柳,为谁摇绿。
在明亮的轩窗前,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刚刚下过雨的湘溪,秋天来临,泽国更显得清丽。波光荡漾,山色如洗,竹林中传来清冷的声响如同寒玉般摇曳。海鸥和白鹭在夕阳下嬉戏,芰荷随风摇动,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千古兴亡的情感令人感到凄凉,船只在水面上摇荡,望向南北,心中迷惘。仿佛烟雾缭绕,难以辨认那昔日的繁华。提及沈香与花萼的故事,心中不禁感伤,那宫殿曾经有三十六座。忍不住在傍晚聆听菱歌,依稀听来似曾相识的新曲。试着问,如今的细柳新蒲,为谁而摇动那抹绿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曲江秋》创作于秋天的曲江,反映了诗人在秋日的感怀,结合了个人的历史观与自然景色的描写。
《曲江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慨。开篇以“明轩快目”引入,瞬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愉悦的心情。秋天的湘溪,雨后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波光与山色的交融,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将视线从自然景色转向历史,表达对千古兴亡的思考。这种情感的转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无奈。尤其是“望迷南北”,更是将个人的迷惘与历史的无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在结尾部分,诗人用“忍听向晚菱歌,依稀犹似新番曲”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未知。在细柳与新蒲的描写中,诗人以自然景象象征着人们的情感与人生的无常,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一幅秋日的寂静与深邃的情感画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溪”指的是哪条河流?
“千古兴亡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香红蔌”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