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过东湖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3:25:34

诗句

忆昨追凉孺子亭,再来荷柳竞凋零。

试当止水凭栏看,我亦疏髯白数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5:34

原文展示:

重过东湖二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忆昨追凉孺子亭,再来荷柳竞凋零。 试当止水凭栏看,我亦疏髯白数茎。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昨日在孺子亭追逐凉风,再次来到这里,荷花和柳树都已凋零。 试着站在静止的水边凭栏观看,我的胡须也稀疏地白了几根。

注释:

字词注释:

  • 忆昨:回忆昨天。
  • 追凉:追逐凉风,指避暑。
  • 孺子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
  • 荷柳:荷花和柳树。
  • 竞凋零:竞相凋谢。
  • 止水:静止的水面。
  • 疏髯:稀疏的胡须。
  • 白数茎:白了几根。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重游东湖时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昨日的凉爽和今日的凋零,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昨日的凉爽和今日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忆昨追凉孺子亭”,诗人回忆起昨日在孺子亭追逐凉风的情景,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次句“再来荷柳竞凋零”,诗人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荷花和柳树都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触动了诗人的情感。后两句“试当止水凭栏看,我亦疏髯白数茎”,诗人站在静止的水边凭栏观看,发现自己的胡须也稀疏地白了几根,暗示了人生的衰老和时光的无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忆昨追凉孺子亭”,诗人回忆起昨日在孺子亭追逐凉风的情景,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次句“再来荷柳竞凋零”,诗人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荷花和柳树都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 后两句“试当止水凭栏看,我亦疏髯白数茎”,诗人站在静止的水边凭栏观看,发现自己的胡须也稀疏地白了几根,暗示了人生的衰老和时光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昨日的凉爽和今日的凋零,突出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 拟人:“荷柳竞凋零”中的“竞”字赋予了荷花和柳树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迁的观察,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衰老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孺子亭:诗人常去的地方,象征着往昔的美好时光。
  • 荷柳:荷花和柳树,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
  • 止水:静止的水面,象征着时间的静止和人生的反思。
  • 疏髯白数茎:稀疏的胡须白了几根,象征着人生的衰老和时光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孺子亭”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亭子 C. 一个诗人 D. 一个景点

  2. 诗中的“荷柳竞凋零”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界美丽的赞美 B. 对自然界变迁的感慨 C. 对自然界静止的欣赏 D. 对自然界生机的期待

  3. 诗中的“疏髯白数茎”暗示了什么? A. 诗人的年轻 B. 诗人的衰老 C. 诗人的健康 D. 诗人的快乐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重过东湖二首 其二》,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可以与苏轼的《赤壁赋》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历史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答泰州曾侍郎 寄亳州何郎中二首 病中六首 酒户献花以奉先圣戏作 戏元弼 次韵答学者四首 次韵答晁无斁 宿柴城 晚立 木兰花减字(和人对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蟨场 苦雨凄风 廾字旁的字 上嫚下暴 税钱 轶驾 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卫生衣 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伤疤 釆字旁的字 包含酹的词语有哪些 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刑天争神 巢倾卵覆 爿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