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6:13
次韵答晁无斁
作者:陈师道 〔宋代〕
女生愿有家,名妾以不聘。田里亦慕君,又恶不由正。
欲行不问涂,已破宁顾甑。耕蚕无一廛,庖井要三径。
还家忧患余,挽须儿女竞。十年宁有此,一寒可无命。
平生晁夫子,得士公室庆。稍无车马音,复作宾客请。
论文到韩李,念旧说苏郑。长年断消息,独语谁和应。
此生恩未报,他日目不瞑。归卧无好怀,扣门有佳听。
诗来雪霜後,更觉天宇净。少好老未工,持刃授子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中提到一个女子愿意有个家庭,却被称为妾而不被正式聘请;她在田间也心系于君,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作者感叹,想要出行却不知方向,家务琐事繁杂,连耕作和养蚕的地方都没有,厨房和井口也不易到达。回到家中,忧虑和烦恼仍在,儿女们争相抢夺自己的关注。十年来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寒冷的日子如同无命。
平生的晁夫子,曾与士人共庆,然而如今似乎失去了联系,车马声渐渐消失,只能重邀宾客。论文的交流想起韩愈和李白,怀念旧时的苏轼和郑板桥。长年没有消息,独自一人诉说,谁能与我共鸣?今生的恩情未能报答,来日恐怕双眼无法闭合。归家时没有美好的回忆,敲门声中却有美好的听觉。诗歌在雪霜之后愈加清新,年少时的好时光已不再,年老时却能将刀柄传给子孙。
陈师道,字仁甫,号渭南,宋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背景时代社会变迁频繁,士人生活受到诸多限制,愁苦的情感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愈加深刻。此诗是对好友晁无斁的回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
《次韵答晁无斁》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无奈。诗中以女子的身份开篇,便引入了一个社会现象,表现了对女性地位的同情与关注。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时间的流逝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渐行渐远。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和忧虑,又有对友谊的温情与怀念。特别是在描述与晁无斁的友谊时,作者用“车马音”和“宾客请”来体现昔日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几句则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对生命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女子希望拥有的是什么?
A. 家庭
B. 财富
C. 权力
D. 学识
诗人提到的“车马音”象征着什么?
A. 热闹的生活
B. 孤独的生活
C. 家庭的温暖
D. 友谊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持刃授子柄”意为:
A. 教导子女
B. 传承责任
C. 保护家庭
D. 追求武艺
《静夜思》与《次韵答晁无斁》都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个体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