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6:25
曾从青史吊孤忠,今见荒丘岳墓东。
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有君已定还銮策,不杀难邀复辟功。
意欲岂殊三字狱,英雄遗恨总相同。
我曾在史书中为孤独的忠臣哀悼,如今却在这荒凉的丘陵中见到他的墓穴。
他在九原的冤屈与鲜血,应该化作碧绿的草地,而那阴暗的磷光,千年之后依旧沉沉如红。
有的君王已经决定复位,但不杀忠臣,是无法实现复辟的功名的。
我想,这与三字狱的遭遇有什么不同呢?那些英雄所留下的遗恨,都是相同的。
孟亮揆,清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反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厚。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忠臣的哀悼。
《于忠肃墓》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悼念历史上的忠臣,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忠贞品格的钦佩,借古讽今,提醒人们铭记历史。
《于忠肃墓》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开篇以“曾从青史吊孤忠”引入,展示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忠臣的眷恋之情。诗中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对历史冤屈的思考,尤其是对那些为国捐躯而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英雄的同情。
全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历史的反思。后四句则将视角转向当代,提到复辟与权力斗争,表达出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对英雄志士的无奈。诗人在这里不仅在追忆忠臣,更是在追问历史的公平与正义,强调了历史人物命运的相似性和悲剧性。
整首诗气氛沉重而深刻,运用比喻和象征,表现出历史的轮回与人性的共通,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对忠臣的怀念,也引发对历史、权力与正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忠臣的悼念,表现出对历史正义的追求与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强调历史的轮回与人性的共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忠贞精神的崇敬。
诗中提到的“青史”指的是什么?
A. 现代书籍
B. 史书与历史记载
C. 小说
D. 传记
“冤血九原应化碧”中的“九原”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冥界
C. 山脉
D. 河流
诗中提到的“三字狱”与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 明朝灭亡
B. 清朝的权力斗争
C. 西汉时期
D. 唐朝的盛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