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1: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1:34:25
游淡山岩
作者: 王资仁 〔宋代〕
淡山之景真寻幽,我来为款穷冥搜。
嵌岩呀豁自呈露,天匠巧斲非人谋。
撑空突兀几仞,奇伟万状不可侔。
群仙秘护人迹绝,元柳不到谁雕锼。
惜无好语写形似,叹息欲去仍迟留。
惟予六客信心赏,一洗万古尘中游。
这段诗描绘了淡山的幽美景色,我来到这里探寻这深邃的迷雾。山岩的奇特形状自然显露,仿佛是天工开物,非人力所能创造。高耸入云的山峰,奇特壮观,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里人迹罕至,仿佛受到了神仙的庇护,连那古老的柳树也无法到达,谁又能在这里雕琢呢?我惋惜没有好的语言来描写这形态,叹息着想要离去,却仍然恋恋不舍。唯有我与六位朋友在此深情赏析,一洗万古的尘世烦扰,尽情游览。
作者介绍:王资仁,宋代诗人,出身于士人家庭,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资仁游历淡山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淡泊。此时的社会环境多为文人隐逸,渴望通过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
《游淡山岩》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淡山的自然之美和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描绘的山岩、云雾以及人迹罕至的环境,透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气息,使人产生向往之情。
开篇两句“淡山之景真寻幽,我来为款穷冥搜”直接表达了诗人踏入淡山的意图,带有一种探索的精神。接下来的“嵌岩呀豁自呈露,天匠巧斲非人谋”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自然的奇妙与伟大,强调了这种美景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而是自然本身的馈赠。
全诗的情感流露在最后几句,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世的叹息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一种惆怅的美感。尤其是“惜无好语写形似,叹息欲去仍迟留”,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想要离开又难以割舍的复杂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世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淡山之景真寻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厌烦
B. 向往
C. 哀伤
D. 不屑
“天匠巧斲非人谋”中的“天匠”指的是什么?
A. 人工雕刻
B. 自然造化
C. 神仙
D. 诗人
诗中提到“群仙秘护人迹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人类经常出没
B. 只有神仙在此
C. 人迹罕至,环境清幽
D. 仙人对人类的敌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王资仁的《游淡山岩》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哲理联系。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王资仁的作品更倾向于抒情,王维则更具哲学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