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54
南乡子(九日用东坡韵)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晴野下田收。
照影寒江落雁洲。
禅榻茶炉深闭阁,飕飕。
横雨旁风不到头。
登览却轻酬。
剩作新诗报答秋。
人意自阑花自好,休休。
今日看时蝶也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农田收获,晴朗的天空下,农田的丰收景象让人感到欣慰。寒江映照着落雁洲的影子,显得格外美丽。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禅榻和茶炉的深闭让人感到一丝孤独,伴随着横风和细雨,似乎没有尽头。登高望远之际,轻轻地酬答着这美好的秋天,心中不由得感慨:人心向着花自会盛开,何必强求。今日再看,蝴蝶也似乎愁苦。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7-1109),字履善,号东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尤其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感悟和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也象征着一种时光的流逝与感伤。
这首《南乡子》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息,诗中“晴野下田收”一语,将丰收的场景描绘得生动美好。诗人在描绘丰收美景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横雨旁风不到头”一句,写出了自然的无情与无常,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登览却轻酬”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无论外界的风雨如何,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而“人意自阑花自好,休休”则传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表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心境的安宁与否并不在外界的环境,而在于内心的自我调适。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陈师道的诗人气质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野下田收”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冬天的雪景
B. 秋天的丰收
C. 春天的花开
D. 夏天的暴雨
“人意自阑花自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奈
B. 安宁
C. 愁苦
D. 忧伤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感悟
C. 对时光的感慨
D. 对爱情的思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