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28
上平西(甲申岁西度道中作)
作者: 韩玉
折腰劳,弹冠望,纵飞蓬。
笑造化相戏穷通。
风帆浪桨,暮城寒角晓楼钟。
暗借霜雪鬓边来,惊对青铜。
萧闲好,何时遂,门横水,迳穿松。
有无限杯月襟风。
区区个甚,帝尧堂下足夔龙。
不如闻早问溪山,高养吾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感到疲惫,想要看看远方的风景,微笑着感慨造物者对命运的戏弄。船帆在风浪中航行,暮色中的城市和清晨的钟声相互映衬。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雪白的鬓发像是悄然无声的提醒。面对古老的青铜器,诗人心中感到惊讶与沉思。闲适的生活什么时候能实现?门前流水潺潺,小路穿过松林。无数美酒伴随着明月,心中涌动着清风。对于那些微不足道的追求,甚至连帝尧的治国之道在这里也显得苍白无力。倒不如早早去问寻溪山的美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更高的滋养。
韩玉,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这首诗创作于甲申年,正值诗人西行途中,受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启发,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上平西》是韩玉在西行途中写的一首抒怀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折腰劳,弹冠望,纵飞蓬”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辛苦与对自由的渴望。接着,“笑造化相戏穷通”,则道出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哲思,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在“风帆浪桨,暮城寒角晓楼钟”中,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广阔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特别是“暗借霜雪鬓边来,惊对青铜”,既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也是对文明历史的思考。诗人在“萧闲好,何时遂”中发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哲理,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以对人生感悟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中“折腰劳”意指:
A. 感受到生活的辛劳
B. 享受宁静生活
C. 对命运的无奈
答案:A
“不如闻早问溪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B
“风帆浪桨”的意象主要表现了:
A. 诗人的孤独
B. 诗人的渴望自由
C. 诗人的感慨
答案:B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韩玉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