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嗅梅图》

时间: 2025-04-24 18:11:48

诗句

胧胧霁色冷黄昏,缺月疏篱水外村。

人在天涯花在手,一枝香雪寄销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11:48

原文展示

胧胧霁色冷黄昏,
缺月疏篱水外村。
人在天涯花在手,
一枝香雪寄销魂。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清冷黄昏里,天空明亮却又寒冷,缺月高悬,稀疏的篱笆外是水边的小村庄。人在天涯漂泊,却手中握着花朵,一枝香雪梅寄托了我的思念与忧愁。

注释

  • 霁色:雨后天晴的颜色,清新明亮。
  • 黄昏:日落时分,光线逐渐暗淡。
  • 缺月:弯月,形容月亮不圆。
  • 疏篱:稀疏的篱笆,指村外的景象。
  • 天涯:遥远的地方,意指人在远方。
  • 香雪:香雪梅,花香扑鼻,象征美好与思念。
  • 寄销魂:寄托我的灵魂与情感。

典故解析

“香雪”指的是香雪梅,寓意高洁与思念。梅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坚韧和清雅,而“天涯”则表达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亲人或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仲略,金朝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与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意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冷清的黄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与对亲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嗅梅图》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朦胧的霁色与冷黄昏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恬静的氛围,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接着,缺月与稀疏的篱笆相互呼应,勾勒出一个宁静却又略显孤寂的村庄,体现了诗人身处天涯的无奈与惆怅。

“人在天涯花在手”一句,展现了诗人虽然远离故乡,却依然拥有美好的事物在手,暗示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情感的寄托。最后“一枝香雪寄销魂”,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香雪梅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梅花,传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灵魂的寄托,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胧胧霁色冷黄昏”:描绘黄昏时分的清冷景色,营造出朦胧、静谧的氛围。
    • “缺月疏篱水外村”:意象中的月亮与稀疏的篱笆,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呈现出一种孤寂的乡村生活。
    • “人在天涯花在手”:对比了人的漂泊与手中握着的花,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与对远方的思念。
    • “一枝香雪寄销魂”:最后一句通过香雪梅寄托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雪梅比作思念的寄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情景交融。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黄昏景色的描绘与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孤独与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 霁色:象征清新与希望。
  • 黄昏:象征生命的流逝与孤独。
  • 缺月:象征缺失与思念。
  • 香雪梅:象征高洁的情感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胧胧霁色”中的“霁色”指的是什么?

    • A. 雨后天晴的颜色
    • B. 黄昏的颜色
    • C. 月亮的颜色
    • D. 乡村的颜色
  2. 诗中“一枝香雪寄销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亲人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对孤独的享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但更侧重于梅花的生命力与美好,而李仲略的《嗅梅图》则更多地融入了个体情感与思念,展现了更深层的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金朝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上凯歌二首赠汤将军 峨嵋道人拳歌 杨教师枪歌 赠俞虚江参将三首 赠俞虚江参将三首 赠都督万鹿园二首次思节韵 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 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 赠庵中老僧僧解相人术少尝游历江南晚归庵中 题龙池庵(相传伏虎禅僧开山处,山顶有龙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诔辞 导泄 吉辛 颂古非今 磨折 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恶语相加 我生不辰 麥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包含娥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雪爪鸿泥 可操左券 散走 魚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