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51
淳佑甲辰三月中浣奉诏经略同客张景东冯云从
——谢逵 〔宋代〕
寻幽天气得晴酣,小小篮舆胜绣鞍。
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纡石出水晶寒。
山容染翠开油幕,竹韵鸣竽立玉竿。
孰谓地灵钟秀异,美哉风物见兴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作者与朋友们一起出游。小巧的竹篮胜过华丽的马鞍。在山洞里,乳白色的云雾涌动,泉水在石头间流出,水清凉如水晶。山的轮廓被绿色染成一幅美丽的油画,竹林中的乐声宛如竖琴在鸣奏。谁能说这片土地没有灵气?风景如此美好,令人心旷神怡,尽显兴安之美。
作者介绍:谢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淳佑年间,正值春季,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诗中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共游的欢愉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春日的美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开篇即以“寻幽天气得晴酣”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仿佛我们也跟随诗人的步伐,走进那阳光明媚的春日。
“小小篮舆胜绣鞍”一句,将游玩与休闲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竹篮轻便而舒适,更能体现出当下游玩的轻松自在。接下来的“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纡石出水晶寒”更是将自然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乳白色的云雾和清澈的泉水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清新凉爽之感,仿佛可以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
“山容染翠开油幕,竹韵鸣竽立玉竿”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水的美丽,山的绿色如同油画一般,竹林中的乐声宛如音乐般动听,诗人在此时不仅是观察者,还是自然的参与者,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自然的生命力。
结尾“孰谓地灵钟秀异,美哉风物见兴安”,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强调了这片土地的灵气与独特之处,将全诗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玩的快乐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哪种交通工具被提到?
A. 马鞍
B. 篮舆
C. 船
D. 骆驼
诗中描绘的泉水有什么特点?
A. 温暖
B. 清凉如水晶
C. 浑浊
D. 汹涌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往事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写了自然风光,但谢逵更侧重于闲适的游玩体验,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隐逸的深邃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