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崔秀才里居》

时间: 2025-04-26 05:21:11

诗句

自知名出休呈卷,爱去人家远处居。

时复打门无别事,铺头来索买残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1:11

原文展示:

自知名出休呈卷,
爱去人家远处居。
时复打门无别事,
铺头来索买残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知道自己的名声已不再,愿意在偏远的地方居住。时常有人来敲我的门,却没有其他事情,只是来这里买一些残缺的书籍。

注释:

字词注释:

  1. 自知:自己知道。
  2. 名出:名声显露。
  3. 休呈卷:休息时卷起书卷;表示放下书本,暂时休息。
  4. 人家:指的是住家或村庄。
  5. 远处:远离喧嚣的地方。
  6. 打门:敲门。
  7. 别事:其他事情。
  8. 铺头:书店或小店。
  9. 残书:不完整的书籍。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清静生活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约750年-830年),字子建,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曾任官职,后隐居。王建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生活,风格质朴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建晚年,可能是在隐居生活中的感悟。他对名利的淡漠与对书籍的热爱,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生活的趋势。

诗歌鉴赏:

王建的《题崔秀才里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中,诗人以“自知名出休呈卷”开篇,表露了他对自己名声的认知与超然,似乎在告别过去的喧嚣,选择一种更为宁静的生活。接着,他提到“爱去人家远处居”,这句展现了他对远离繁华、寻求内心安宁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

“时复打门无别事”更是深入刻画了隐居生活的单调与寂静。虽然有人来访,却只是为了买残书,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隐居生活中的孤独。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展现了王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知名出休呈卷:我深知自己的名声已然显露,愿暂时放下手中的书卷。
  2. 爱去人家远处居:我喜欢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生活,享受宁静的生活。
  3. 时复打门无别事:时常有人敲我的门,但没有其他事情。
  4. 铺头来索买残书:只是小店的人来这里索要买一些残缺的书籍。

修辞手法:

  1.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2. 比喻:将“名声”比作一种束缚,表现诗人对名利的超越。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书籍在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名声:象征着世俗的成功与繁华。
  2. 远处: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3. 书卷:象征知识与精神追求。
  4. 打门:象征外界的干扰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建的《题崔秀才里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追求名利
    B. 隐居生活的宁静
    C. 对书法的热爱

  2. “时复打门无别事”中的“别事”指的是什么?
    A. 其他人
    B. 其他事情
    C. 其他书籍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山居秋暘》
  2.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暘》与王建的《题崔秀才里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王维的诗更强调自然的美,而王建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书籍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王建诗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寄外子客馆 如梦令 寒夕 如梦令·日用灵光内锁 如梦令·池上数枝开遍 如梦令·不染俗情非是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赠安静散人 如梦令 泛湖 如梦令 佳人对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艮字旁的字 寒来暑往 坦荡如砥 气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忧劳 虫字旁的字 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衍功 有效期 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杂 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潇雨晦 风字旁的字 包含歪的成语 鸟哭猿啼 八荒之外 包含诘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