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论诗三十首·十七》

时间: 2025-04-26 01:40:02

诗句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0:02

原文展示: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艰辛的创作过程。音响从深处发出,虽然磨练是辛苦的,但我们何必在意这些辛苦呢?水边的浪翁在演奏水乐,没有任何宫调的拘束,仿佛只有云山间的自然音韵在回响。

注释:

  • 切响:清脆的声音。
  • 浮声:轻盈飘浮的声音,可能指音乐、乐器的声音。
  • 巧深:形容音响的精致和深远。
  • 研摩:磨练、琢磨,指创作过程中的辛苦。
  • 浪翁:指水边的老者,形象生动。
  • 水乐:水的乐音,可能指自然的声音。
  • 宫征:宫调,古代音乐的调式。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象征自然景观。

典故解析:

“浪翁水乐”可以看作对自然音乐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云山韶頀音”则暗示了音乐的源泉来自于自然景色,强调了自然之美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默,号天柱,金朝文学家、政治家,生于金末之际。其诗词广泛,风格独特,多以抒情和议论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音乐和自然的感悟之时,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表现了他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以音乐与自然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音乐创作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开头“切响浮声发巧深”通过音响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细腻与深邃。接着“研摩虽苦果何心”,则表明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暗示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与无畏。最后以“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作结,描绘了一个自在的音乐场景,强调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美。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传达了创作的自由精神与艺术的纯粹性。诗人在享受创作的同时,也在反思艺术的本质,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切响浮声发巧深:形容声音清脆而深入,暗示音乐的高超技艺。
  2. 研摩虽苦果何心:尽管创作过程辛苦,但诗人无怨无悔,表达出对艺术的热爱。
  3. 浪翁水乐无宫征:描绘水边老人自由自在地演奏乐曲,没有拘束。
  4. 自是云山韶頀音:自然的声音与景色融为一体,音乐的来源无处不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与自然景观结合,体现了自然的声音。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述,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音乐:象征艺术的美好与追求。
  • 自然:表示生命的源泉与灵感的来源。
  • 浪翁: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A. 战争
    B. 爱情
    C. 音乐与自然
    D. 社会问题

  2. “浪翁水乐无宫征”中的“浪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者
    C. 音乐家
    D. 农民

  3. 诗中提到的“研摩虽苦果何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艺术创作的坚持
    C. 对爱情的怀念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白的诗都强调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的抒情,而元好问则注重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相关论文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端四大士祝词 其九 记梦 与熊子嘏 其一 除夕闻花号步韵五首 其一 冬日独醉书感八章用少陵秋兴韵 其三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听涛歌 洪庆善挽词二首 其一 春日 怀柔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贫守分 矢字旁的字 四射 物开头的成语 铜筋铁肋 氏字旁的字 潜踪匿影 无情无义 倒八字的字 力字旁的字 拒狼进虎 纵适 螳螂 鄙争 公侯万代 弓字旁的字 包含挈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