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时间: 2025-04-26 01:47:00

诗句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7:00

原文展示: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白话文翻译:

在困窘中徘徊,依旧无法前行,歌唱之声已无缘再见前贤。纵使我有凌云之笔,俯视仰望之间也只能让人感到可怜。

注释:

  • 窘步:指在困境中徘徊,形容无路可走的状态。
  • 唱醻:指歌唱,表达内心的感慨。
  • 复见:再次见到,重逢之意。
  • 纵横:形容文笔的伸展自如。
  • 凌云笔:形容文才出众,笔力雄浑。
  • 俯仰:指向下看和向上看,形容视野和心境的变化。
  • 可怜:可怜、悲悯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金朝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情感,尤其擅长抒情诗。

创作背景:

《论诗三十首》是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与探索,尤其是在当时文人风格多样、思潮纷呈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古人诗风的追求与对现代诗歌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窘迫的身世开篇,表现出诗人在创作与生活之间的矛盾感受。诗人虽然有凌云之笔,但在现实的困境中却无法施展,令人唏嘘。诗中“唱醻无复见前贤”一句,反映出对前辈诗人的怀念与敬仰,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对文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透漏出一丝悲凉的情感。诗人的感叹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惋惜,也是一种对时代的无奈与不安,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窘步相仍死不前:诗人描绘了自己身处困境,虽有想法却无法行动的状态。
  • 唱醻无复见前贤:表达了对昔日诗人和诗风的怀念,感叹现今诗歌的失落。
  • 纵横正有凌云笔:自信于自己的才华,暗示自己有能力写出好的诗作。
  • 俯仰随人亦可怜:即使有才华,也只能随波逐流,内心感到无奈与可怜。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己的才华比作“凌云笔”,突出其文采的高远。
  • 反衬:通过对比自身的困境与理想中的文人形象,深化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着才华与困境的矛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无力感和对前辈的敬仰,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窘步:象征困境与无奈。
  • 凌云笔:象征诗人的才华与理想。
  • 前贤:象征古代诗人的成就与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窘步”在诗中指什么?

    • A. 自豪的步伐
    • B. 困境中的徘徊
    • C. 任意的走动
    • D. 快速的前进
  2. 诗人对“前贤”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怀念与敬仰
    • C. 忽视
    • D. 嫉妒
  3. “凌云笔”象征什么?

    • A. 普通才华
    • B. 超凡的文才
    • C. 平凡的生活
    • D. 低沉的心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社会动乱对个人理想的打击。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白在诗歌中的豪情与怀才不遇的情感相似,但李白更显豪放,而元好问则更显细腻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元好问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乌夜啼 乌夜啼 闲适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题月海星天观,即宋武所居故地)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东忘西 屦贱踊贵 连天匝地 金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物恺 包含筯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易人 身字旁的字 筑舍道傍 元坛 仰天而笑 真珠榨 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异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