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眼儿媚 过华湖》

时间: 2025-05-07 06:53:34

诗句

芦苇萧萧奏轻,烟雨隔南洲。

小航冒冷,孤帆披湿,一路吟讴。

闲人俨似天随子,幽兴五湖秋。

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34

原文展示:

眼儿媚 过华湖
作者: 丁奉 〔明代〕

芦苇萧萧奏轻,烟雨隔南洲。
小航冒冷,孤帆披湿,一路吟讴。
闲人俨似天随子,幽兴五湖秋。
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华湖上游玩时的情景。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烟雨朦胧中隔着南洲。小船在寒冷的水中行驶,孤独的帆船湿漉漉的,诗人一路吟唱着歌谣。闲适的人就像是随风而来的天上神仙,幽幽的兴致如同五湖之秋。与知己相识的情谊,只有在渡口的渔翁和沙滩上安睡的海鸥中才能找到。

注释:

  • 芦苇: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湖泊、河流旁,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萧萧:形容风吹动芦苇时发出的声音,带有一种孤寂的感觉。
  • 烟雨:指细雨蒙蒙,景色朦胧,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小航:指小船,强调行驶在水面上的悠然自得。
  • 孤帆:指一只孤独的帆船,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自由。
  • 闲人:指悠闲自在的人,表达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 渔叟:指渔夫,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
  • 眠鸥:指在沙嘴上安静休息的海鸥,象征着宁静与安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洒脱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意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江南地区,华湖的自然风光给了诗人灵感。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眼儿媚 过华湖》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趣的诗作。诗中,丁奉通过描绘芦苇、烟雨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朦胧而又生动的湖面图景。诗的开头以“芦苇萧萧奏轻”引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声音与氛围,让读者在心中构建出一个轻灵的意象。

接着,诗人对小船和孤帆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其在湖面上的悠然自得,更是传达出一种孤独而自由的情感。这里的“吟讴”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绪与对生活的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丁奉通过“闲人俨似天随子”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到了一种精神层面,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知与共鸣。

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同伴的思念,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令人心向往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芦苇萧萧奏轻:描绘了湖边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气氛。
  2. 烟雨隔南洲:通过“烟雨”来表现天气的朦胧,使得南洲仿佛在雾中若隐若现,增加了神秘感。
  3. 小航冒冷,孤帆披湿:描绘了小船在寒风中行驶的情景,突显了孤独感和对大自然的挑战。
  4. 一路吟讴:表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乐观态度,尽管环境恶劣,仍然保持着吟唱的精神。
  5. 闲人俨似天随子:比喻悠闲的人像神仙一样自在,体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6. 幽兴五湖秋: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的思考。
  7. 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点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相知,渔翁和海鸥象征着宁静与生活的简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闲人”比喻为“天随子”,使得悠闲的生活境界升华。
  • 拟人:芦苇在风中“奏轻”,赋予植物生命,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如“孤帆披湿,一路吟讴”,表现出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华湖上的游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苇:象征宁静与自然的韵律。
  • 烟雨:代表迷蒙的气氛,增加了情感的深邃。
  • 孤帆:象征孤独与自由,体现出旅途的孤寂。
  • 渔叟:代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 眠鸥:象征宁静和安详,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有哪些意象?

    • A. 山川
    • B. 芦苇、烟雨
    • C. 花园
  2. “闲人俨似天随子”中的“天随子”是比喻什么?

    • A. 神仙
    • B. 旅行者
    • C. 渔夫
  3. 诗人通过“小航冒冷,孤帆披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喜悦
    • C. 急迫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写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但更加强调人生哲理与抒发情感的深度。
  • 李白《庐山谣》:以山水为主题,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诗风豪放与丁奉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平驿作 题故僧影堂 寄府吏 寄远曲 寻仙 宿广德寺寄从舅 哭丘长史 别离曲 春堤曲 没蕃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包含屎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政平讼理 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天大圣 龜字旁的字 肤末支离 牵时 不约而同 砻石 口如悬河 骡子军 赊买 止字旁的字 怕鬼有鬼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