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34
眼儿媚 过华湖
作者: 丁奉 〔明代〕
芦苇萧萧奏轻,烟雨隔南洲。
小航冒冷,孤帆披湿,一路吟讴。
闲人俨似天随子,幽兴五湖秋。
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
这首诗描绘了在华湖上游玩时的情景。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烟雨朦胧中隔着南洲。小船在寒冷的水中行驶,孤独的帆船湿漉漉的,诗人一路吟唱着歌谣。闲适的人就像是随风而来的天上神仙,幽幽的兴致如同五湖之秋。与知己相识的情谊,只有在渡口的渔翁和沙滩上安睡的海鸥中才能找到。
丁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洒脱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意境。
此诗创作于江南地区,华湖的自然风光给了诗人灵感。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眼儿媚 过华湖》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趣的诗作。诗中,丁奉通过描绘芦苇、烟雨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朦胧而又生动的湖面图景。诗的开头以“芦苇萧萧奏轻”引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声音与氛围,让读者在心中构建出一个轻灵的意象。
接着,诗人对小船和孤帆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其在湖面上的悠然自得,更是传达出一种孤独而自由的情感。这里的“吟讴”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绪与对生活的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丁奉通过“闲人俨似天随子”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到了一种精神层面,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知与共鸣。
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同伴的思念,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令人心向往之。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华湖上的游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有哪些意象?
“闲人俨似天随子”中的“天随子”是比喻什么?
诗人通过“小航冒冷,孤帆披湿”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