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2:39
桐柳萧条门井倾,重来江令不胜情。
一家骨肉分微禄,两世松楸托友生。
村塾年饥荒短学,疲农病起事冬耕。
蓝田纵使他时共,白发应怜弟与兄。
这首诗描绘了桐树和柳树萧条的景象,门前的井水倾斜,回到这里让我无法抑制思乡之情。
一家人虽是骨肉,但生活拮据,经历两代人仍需寄托于朋友的庇护。
村里的书塾因为年年饥荒而学习时间短暂,农民因疲惫而生病,冬天的耕作变得艰难。
即便在蓝田的日子再难共享,白发苍苍后,兄弟之间的情谊理应更加令人怜惜。
江昱,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其作品常反映民众疾苦,关心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过雁落山庄有感寄舍弟衡州》创作于江昱重返故乡时,面对故乡的变化与亲人的远离,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厚情感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该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萧条的乡村景象,渗透着浓厚的乡愁和对生活困境的反思。在桐柳萧条的意象中,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提到“一家骨肉分微禄”,不仅道出家庭的困窘,也反映了社会分配的不均与人们生活的艰难。接着,诗人通过“村塾年饥荒短学”一语,揭示了饥荒对教育的影响,突显了时代的悲哀。最后一句“蓝田纵使他时共,白发应怜弟与兄”更是直击人心,表达了尽管生活困顿,兄弟间的情谊却愈加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展现了江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的关怀、对生活困境的沉思,以及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无奈感受。
诗中提到的“桐柳”象征什么?
“一家骨肉分微禄”中“微禄”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家庭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