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论诗三十首·其八》

时间: 2025-04-24 16:28:34

诗句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28:34

原文展示

沈宋横驰翰墨场,
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
合着黄金铸子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沈宋二人驰骋于书法和诗词的领域,他们的风采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消减。若论他们的功绩,就应当按照平吴的标准来衡量,这样才能将他们的成就铸造得如同黄金般珍贵。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宋:指沈括和宋之问,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
  • 翰墨场:书法和诗歌的领域。
  • 风流:风度和才华。
  • 齐梁:指齐国和梁国,古代著名的文人聚集地。
  • 论功:评议功绩。
  • 平吴例:参考吴国的标准,吴国以文人出名。
  • 黄金铸子昂:比喻其成就如黄金般珍贵。

典故解析

  • 齐梁:齐国和梁国的文人聚集地,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在这里留下了杰作。
  • 平吴:吴国的文化成就被视为标准,说明诗人希望对沈宋的成就给予同样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伯牙,号天池,金朝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不乏细腻柔情,作品中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南北对峙之时,文人们在政治动荡中依然追求文化的繁荣与个人的成就。诗人通过对历史文人的追忆,表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当代文人风采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沈宋为引子,展现了文人风采与文化成就的主题。沈括和宋之问代表了书法与诗歌的高峰,他们的成就历久弥新,不因历史的变迁而褪色。诗中“风流初不废齐梁”的句子,强调了文人风采的永恒与不灭,表明了诗人对历史文人的崇敬之情。

此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论功若准平吴例”,展现了诗人希望用更高标准来衡量当代文人的愿望。这里不仅是对沈宋二人的肯定,也是对当前文人地位的反思与评价。诗人通过“合着黄金铸子昂”这一比喻,将成就与黄金相提并论,强调了文化价值的珍贵与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当下文人风采的赞美,展现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对文人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沈宋横驰翰墨场:描绘沈括和宋之问在书法、诗词领域的骄人表现。
  • 风流初不废齐梁:他们的才华与风姿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退。
  • 论功若准平吴例:以吴国的文人标准来评定他们的成就,意在强调他们的卓越。
  • 合着黄金铸子昂:比喻将他们的成就视为珍贵的黄金。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合着黄金”)和对仗(“沈宋横驰”和“风流初不废”),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人沈宋的赞美,以及对文化成就的重视,反映了文人精神的传承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翰墨:象征书法和文化。
  • 黄金:象征珍贵和永恒的价值。
  • 风流:象征才华与风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沈宋指的是哪两位文人? A. 李白和杜甫
    B. 沈括和宋之问
    C. 苏轼和黄庭坚
    答案:B

  2. “论功若准平吴例”中的“吴例”指的是什么? A. 吴国的文人
    B. 吴国的历史
    C. 吴国的地理
    答案:A

  3.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文人风采的赞美
    C. 对政治的反思
    答案:B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好问诗文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学与历史:从古至今的文人风采》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赞美文人精神。
  • 《夜泊牛头》(李白): 对历史文人的追忆。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相比,前者更为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本诗则侧重于对文人群体的赞美。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本诗在意象上相似,但本诗更多地关注历史文人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论诗三十首·其八》。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学刘公干体诗 代白纻曲 还都道中诗 采菱歌 和王义兴七夕诗 代贫贱苦愁行 还都道中诗三首 其一 代春日行三言 自砺山东望震泽诗 代北风凉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舍生存义 包含蒙的词语有哪些 音像 生字旁的字 义无所辞 日夜兼程 身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惊劫 拒张 采字头的字 目光短浅 廾字旁的字 日里 包含推的词语有哪些 海波不惊 莫逆之友 滔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