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44
原文展示:
暮投京县宿,气象已纷罗。菀树道旁密,侯田关内多。高城切星斗,秋水似天河。自问还台马,犹馀几子珂。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在京县找地方住宿,天色已晚,气象万千。道路两旁的树木茂密,关内的田地众多。高耸的城墙仿佛触及星斗,秋天的河水宛如天河。我自问归途中的马匹,还剩下几匹,身上的玉佩声还余音缭绕。
注释:
- 暮投:傍晚时分投宿。
- 京县:指当时的京城附近的一个县。
- 气象:自然景象。
- 纷罗:纷繁复杂。
- 菀树:茂盛的树木。
- 侯田:指贵族的田地。
- 关内:指函谷关以内的地区。
- 高城切星斗:形容城墙高耸,仿佛触及星斗。
- 秋水似天河:形容秋天的河水宽广清澈,如同天河。
- 还台马:归途中的马匹。
- 几子珂:几匹马身上的玉佩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反映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旅途中,傍晚时分到达京县,投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待。诗中“高城切星斗,秋水似天河”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城墙的高耸和秋水的宽广清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诗人通过对“还台马”和“几子珂”的描写,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和对旅途的感慨,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投京县宿,气象已纷罗。
- 傍晚时分,我在京县找地方住宿,天色已晚,气象万千。
- “暮投”表达了时间的晚,“气象已纷罗”则描绘了天色的复杂多变。
-
菀树道旁密,侯田关内多。
- 道路两旁的树木茂密,关内的田地众多。
- “菀树”形容树木茂盛,“侯田”指贵族的田地,“关内多”则说明了田地的广阔。
-
高城切星斗,秋水似天河。
- 高耸的城墙仿佛触及星斗,秋天的河水宛如天河。
- “高城切星斗”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城墙的高耸,“秋水似天河”则通过比喻,形容秋水的宽广清澈。
-
自问还台马,犹馀几子珂。
- 我自问归途中的马匹,还剩下几匹,身上的玉佩声还余音缭绕。
- “自问还台马”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犹馀几子珂”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夸张:“高城切星斗”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城墙的高耸。
- 比喻:“秋水似天河”通过比喻,形容秋水的宽广清澈。
- 拟人:“气象已纷罗”中的“纷罗”赋予了气象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归途的期待。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归途的期待和对旅途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高城:象征着旅途中的障碍和挑战。
- 秋水:象征着旅途中的宽广和清澈。
- 还台马:象征着归途和期待。
- 几子珂:象征着旅途中的声音和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城切星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诗中“秋水似天河”形容了什么?
- A. 秋天的天空
- B. 秋天的河水
- C. 秋天的山川
- D. 秋天的田野
-
诗中“自问还台马”表达了什么?
- A. 对旅途的感慨
- B. 对归途的期待
- C. 对马匹的关心
- D. 对玉佩的喜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秋天的景色,与宋祁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自然景色描写。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景色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宋祁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宋祁的这首诗: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而宋祁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 杜甫的《春望》与宋祁的这首诗: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宋祁的诗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包括宋祁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