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7:27
醉卧长安误半春,
沉酣不觉柳侵门。
酒醒已错春时节,
愧措新词示子孙。
宣尚好,墨堪皴。
葳蕤迟付笔尖珍。
华年一逝赊无处,
应趁青红储几分。
醉卧在长安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大半个春天,
沉醉中未曾察觉门前的柳树已经侵入。
酒醒时已错过了春天的时节,
感到愧疚,无法将新的词句留给后代。
宣纸还是好的,墨水也很适合。
春天的葱郁迟迟才落笔,真是珍贵。
华年一去不复返,毫无去处可寻,
应该趁着春天的青红储备几分。
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常展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春天,作者因沉醉于酒而未能享受春光,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后代的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沉醉于酒中而错过春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篇以“醉卧长安误半春”切入,直接表明了诗人沉醉的状态,紧接着描写了门前柳树的生长,与春天的气息相呼应,形成一种对比。随着“酒醒已错春时节”的转折,诗人意识到美好时光的流逝,内心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后续的“宣尚好,墨堪皴”不仅强调了创作的材料优质,也暗示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和对时光的珍惜。最后两句“华年一逝赊无处,应趁青红储几分”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感叹青春易逝,应该及时把握春天的美好,储备生命的力量。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后代的期许与责任感。
全诗通过描写醉卧春日的情境,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与对后代的责任感,传达出珍惜当下、把握时光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人因为什么而感到愧疚?
“华年一逝赊无处”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