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9:01
满目皆碑碣!正西风萧萧过耳,乍惊毛发。墓草离离埋土径,寂寂虫声都绝。有几点残花如雪。三十馀年风雨蚀,尚斑斑姓字标英烈。炮火里,葬寒骨。缘何生命轻抛撇?道当时文攻武卫,誓坚如铁。岂料神坛擎旗手,能造人间大孽。留耻辱荒坟冷月。惨淡秋阳闻鬼语,但无言痛滴心头血。败壁外,劲歌迭。
满眼都是碑石!西风萧萧,耳边阵阵作响,令人不禁毛发悚然。墓草茂盛,埋藏着小路,四周寂静,连虫鸣声都消失了。只有几朵残花像雪一样飘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风雨侵蚀,碑上的名字仍然清晰可见,铭刻着英烈的事迹。在炮火中,他们的遗骸被埋葬。为什么生命如此轻易被抛弃?当时誓言文治武功,誓言坚如铁石。没想到神坛上的旗手,竟造成了人间的巨大罪孽。留下的是耻辱与荒凉的坟墓,在冷冷的月光下。惨淡的秋阳下,似乎听得见鬼魂在低语,但无言以对,痛苦如滴血。败壁之外,激昂的歌声此起彼伏。
蔡淑萍,现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社会批判著称。作品常常反映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关怀。
《金缕曲 庚辰重阳三首之二》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许与国家的动荡、战争的创伤、以及对逝去英雄的追忆息息相关。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常被用于缅怀故人,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墓碑、秋风、残花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沉重思考和对生命的深刻反省。首先,诗的开头以“满目皆碑碣”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庄严的氛围,暗示着那些为国捐躯之人的荣耀与悲哀。接着,西风的萧瑟与墓草的茂盛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人用“炮火里,葬寒骨”一语,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无常。
在对英雄的追忆中,诗人不禁反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提出“缘何生命轻抛撇”的质疑,显现出对历史不公的愤慨与对人性的思考。最后,通过“惨淡秋阳闻鬼语”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产生出强烈的情感共鸣。这首诗不仅是对逝去英雄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蔡淑萍作为现代诗人的独特视角。
整首诗以对历史的沉重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与对生命价值的反思,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耻辱,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
B. 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命的反思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B
“满目皆碑碣”中“碑碣”指的是什么?
A. 风景
B. 纪念碑
C. 墓碑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寒骨”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战争中牺牲的英雄遗体
C. 冷的食物
答案:B
以上为《金缕曲 庚辰重阳三首之二》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此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