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26
龟纱隔雾,绣帘钩月,那时曾见。
照影儿觑了千回百转。素艳明於练。
柔肠堆满相思愿。更重看几遍。
是天然不用,施朱栊翠,羞损桃花面。
在雾气中,龟纱轻轻隔开,绣帘挂着月影,那时我曾见过。
我曾无数次细细打量那影子,宛如经过千回百转。
那清丽的容颜明亮如白练。
我的柔情肠中满满都是相思的愿望。再看几遍,更是念念不忘。
她的美丽天然无饰,没有施加朱红和翠绿的妆点,反而让桃花都感到羞愧。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尤其善于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探春令》可能是在春天的季节中写作,诗人借春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思念,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爱情的细腻感受。
《探春令》以其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柔情。全诗无论在意象的选择上,还是情感的表达上,都显得极为细腻。开篇的“龟纱隔雾,绣帘钩月”,构建出一个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诗人在这种氛围中回忆往昔,既有景物的描摹,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
“照影儿觑了千回百转”,诗人通过反复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寻。接下来的“素艳明於练”,则进一步强调了那种清丽的美,恰似在月光下的轻纱,明亮而不张扬。最后,诗人以“是天然不用,施朱栊翠,羞损桃花面”结束,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无可替代,展现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崇敬和对人造妆饰的轻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内心的柔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龟纱”是用来做什么的?
“素艳明於练”中的“素艳”主要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羞损桃花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但赵长卿的作品更强调自然之美,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波动。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宋代诗词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