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18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
——权德舆〔唐代〕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
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
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
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
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玉液醇酒的盛宴,感恩的礼仪中欢愉无尽。
耀眼的菊花盛开,芬芳的香气弥漫在萸房之中。
白露时节,秋天的农作物丰收,清风徐来,空灵而宁静。
和谐的乐声传来,似箫声与韶乐交融,瑞气满盈,深藏于这个空间。
百官们都沉醉于此,四方的宾客共同参与这场盛宴。
皇帝的心意在于化育万物,华美的诗句在此焕发光彩。
我微臣只是小心翼翼地歌唱,怎能与唐尧、虞舜相提并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隽永,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及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是在庆祝中外友好、团圆的时刻,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美好节日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氛和浓郁情感的诗作,权德舆以其精妙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盛况,展现出盛世的繁荣与和谐。诗的前两句直接点明了节日的主题,体现了对皇恩的感激与欢愉,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写菊花和香气,营造出一种欢快、祥和的气氛。诗中还提到白露时节的丰收,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安定,进一步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和声度箫韶”一句,除了描绘音乐的美妙,还隐含着天下和谐的理念。诗的最后,作者自谦地提到自己只是微臣,虽有歌唱,却无法与古代贤君相提并论,流露出对历史的敬重与对自己身份的自知之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喜庆场景,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恩、对国家繁荣的祝愿,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节日庆典
C) 自然景色
“煌煌菊花秀”中的“煌煌”是指什么?
A) 容貌
B) 光辉灿烂
C) 声音
诗中提到的“白露”象征着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