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43:47
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杏园看花同用花字口号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盛开的美景。细雨过后,杏林中的花朵灼灼生辉,满园的瑶华争相开放。左边的园子我预计会先到,而中间的园子花影尚未倾斜。我手握毛笔吟唱着如白雪般的花瓣,坐在草地上尽情享受着流动的霞光。唯独我被禁锢在这金色的闺房里,倚着头喝着茶,欣赏着花开。
作者介绍:权德舆(约738年-795年),唐代诗人,字季长,号白云,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时值春季杏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应邀游览慈恩寺的杏园,受到春雨洗礼后,杏花盛开的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拘束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雨过后杏花的灿烂景色,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开篇“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细雨洗净了尘埃,鲜花绽放得如瑶台般璀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表达了他对春花的期待与欣赏,左边的园子似乎更早迎来了春天的光辉,而中间的园子则显得稍显沉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含毫歌白雪”,意味着他在此情此景中不禁作诗,表达出内心的愉悦。而“藉草醉流霞”则描绘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两句“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则透露出一种矛盾的情绪,尽管身处美丽的花海,但却因身在金闺而感到受限,孤独地品茶,难以尽情享受自然的恩赐。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由渴望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杏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感受,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杏林微雨霁”表现了怎样的天气状态?
“灼灼满瑶华”中的“瑶华”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金闺”的描写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